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张茉楠:价值链合作重塑新兴经济体优势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张茉楠    发布时间:2014年07月25日

  2013年以来,世界经济渐次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但复苏形势仍不稳定、不均衡、不强劲,特别是新兴经济体遇到了结构性阻力,经济增长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而这也给新兴经济体推动价值链合作、重塑竞争优势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发展空间,新兴经济体全面整合时代已经到来。

  从统计数据看,新兴经济体整体经济增长率已经连续第三个季度低于5%,经合组织报告也显示,中国、巴西和俄罗斯今年4月的先行指数分别为98.6、98.5和99.2,均在基数100点以下。世界银行在最近的报告中将今年巴西、俄罗斯、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增长率预测都作了下调。

  在内生动力不足、外需拓展空间不大、国内宏观调控空间受限、发达国家政策溢出效应冲击等因素交互影响下,主要新兴经济体复苏均遭遇较大逆风。目前,印度外汇储备占G D P比重仅为14%,但经常项目逆差高达5%,债务率超过60%国际警戒线,债务风险较高;巴西受到通胀居高不下与经济增长疲弱的困扰;俄罗斯经济更是陷入停滞,地缘政治风险给经济发展带来不确定性。

  事实上,在经历了十多年的黄金赶超发展之后,新兴经济体普遍面临一个减速调整期,其背后固然有外部环境不景气的原因,但根本原因是结构改革明显滞后。总体看,大部分新兴经济体发展模式可以概括为在“后发效益”的基础上,以丰裕资源或要素作为比较优势参与全球分工,以出口驱动整体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蕴藏了两大结构性风险:经济结构失衡和对外依赖趋势加重,特别是叠加日益上升的生产成本,原有的竞争优势正在加速流失。

  目前,新兴经济在危机前积累的财政空间也已经基本用尽,进一步以财政刺激为主的国内总需求拉动也不能有效推动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而通货膨胀隐忧依旧挥之不去,继续国内投资需求为主的总需求拉动经济增长遇到压力,所以,新兴经济体必须通过结构性改革和产业升级应对复苏滞后的冲击。

  在后金融危机的全球制造业大变局时代,向高端制造业迈进,全面提升制造业价值链,形成战略优势,同时通过提升产业链,扩大价值空间,及时向低收入经济体转移低技术制造业,是新兴经济体迎接新一轮全球竞争最为重要的方面。新兴经济体国家可以通过彼此市场的进一步对接,扩大需求规模,利用垂直专业化机制实现差异化竞争和专业化发展,从而为新兴经济体之间的产业连接创造条件。

  特别是对于中国而言,作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以及在生产制造各环节、生产性服务等方面的产业配套优势,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贸易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对墨西哥、菲律宾、俄罗斯、越南、巴西、尼日利亚、南非、土耳其、孟加拉国、印尼、埃及、印度等12个新兴经济体有较大的出口潜力,对墨西哥、菲律宾、印尼、巴西、南非、印度、俄罗斯等7个新兴经济体有较大的进口潜力,进一步加大与这些国家的贸易和产业链合作,实施“进出口定向平衡战略”,优化双边或多边贸易结构,不仅会提高中国整体产业升级的水平,也会促进整个新兴经济体价值链的加速整合。

分享:

来源:经济参考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