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4年08月04日
兴国鱼丝历史悠久,是当地招待客人的一道名菜,以草鱼、红薯淀粉和盐为原料制成。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兴国鱼丝已经从家庭作坊式生产走向了企业化生产道路,兴国鱼丝的品种也更加丰富。7月29日,笔者来到江西国兴集团百丈泉食品饮料有限公司的鱼丝生产车间,只见身穿白色工作服的工人正在生产保鲜鱼丝,满车间都是淡淡的鱼香味。这款正在生产的保鲜鱼丝是该公司研发的新产品,已成功进入2013年度江西省优秀新产品名单。
“研发新产品,就得改进工艺配方。”该公司研发部经理肖根林告诉笔者,目前市场销售的多为干燥椭圆形鱼丝,形状较单调,烹饪前需用热水长时间浸泡,为研发出口感更佳、食用更方便的鱼丝新品,该公司专门组建了一支研发团队,投资300多万元改进鱼丝配方,研发生产设备。为研制出新的鱼丝配方,该公司研发团队反复试验了上百次,最终研制出了自然散开成条状的湿态鱼丝,利用冷链技术进行储藏,提高了鱼丝的韧性和鲜味,且食用更加方便。要实现保鲜鱼丝的规模化生产,生产设备非常重要,因此,在改进鱼丝配方的同时,该公司还自主研发了一套兴国鱼丝生产设备,成功突破了保鲜鱼丝机械化生产的技术瓶颈。去年8月,兴国鱼丝新产品——保鲜鱼丝正式投产,现今保鲜鱼丝的配方和生产设备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生产车间里,将新鲜草鱼剔骨制成鱼糜、擀皮成型、切丝成型等每一道工序都是机械化操作。肖根林告诉笔者,从绞肉制作鱼糜到切丝成型仅需40分钟左右,鱼丝与空气接触时间短,最大限度地保证了鱼的鲜味,又较好地防止了营养流失。“保鲜鱼丝不仅像传统兴国鱼丝一样能做菜肴,因烹饪方便也能拿来作主食。”肖根林边说边从冰柜里拿出了一包保鲜鱼丝,青褐色的直条形状映入眼帘,光滑水润的表面色泽均匀,用手揉搓鱼丝,湿态的保鲜鱼丝并不黏手,剧烈晃动下亦不见断裂。
“既便于贮存携带,又方便食用,营养成分也更高,保鲜鱼丝一投产就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该公司销售人员介绍,今年上半年该公司生产的兴国鱼丝销售额近2000万元,比去年同期提升了10%左右,其中保鲜鱼丝投入市场不久,所占份额已超过10%。“改革创新才能抢占市场,《若干意见》的出台实施让我们企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我们一定会抓住机遇继续加大创新力度,将兴国鱼丝推向更加广阔的市场。”该公司总经理李浩充满希望地说。
据了解,作为兴国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创新发展的同时,该公司还与当地上百户农民签订红薯粉供应合同,与50多户养鱼专业户签订鲜草鱼供应合同,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