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old>> 赣州财经频道>> 赣州县域经济 >> 正文内容

让果业大县更加绿意盎然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4年08月06日

 

东江源寻乌桠髻钵山。

  记者彭雪英 特约记者蓝玉林 实习生刘书婷 文/图

  寻乌县林地面积290.7万亩,其中果业面积就有50万亩,占林地总面积的1/6多,这是一个省内著名的果业大县。

  寻乌县每年流入东江的水资源总量为18.3亿立方米,是省内流域面积最大、流入量最多的东江源区县,一直是珠江三角洲和香港同胞的重要饮用水源地。

  如何在果业大发展中确保绿水青山,为水源流经区提供一江碧水?近日,记者走进寻乌县,一探果业大县加强生态林业建设的绿色情怀。

  封山育林,每年减收数亿元

  长期以来,寻乌县紧紧围绕培育森林资源、保护森林资源、建设生态林业这一工作主线,实施好林业生态项目,加大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为改善东江上游流域整体林业生态功能作出了积极努力和重大牺牲。

  2009年以来,寻乌县取消所有外销商品材指标,实施全封山,木材只进不出。同时,该县以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建设为契机,加大造林育林力度,累计投入4500余万元,完成世行造林5.2万亩,公益林91.48万亩,退耕还林8.9万亩,珠江防护林2.2万亩,金太阳集团造林1.5万亩,建立省级、县级自然保护区31.3万亩。大力实施造林绿化、河边种竹(柳)、果园种戴帽树等造林工程建设,累计造林16.32万亩、山下绿化3.92万亩、飞播造林71.64万亩。

  在生态建设这条路上,寻乌县建立健全环保长效机制,切实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制定出台有利于东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规范性文件,落实了监测工作机构,实行了环境质量行政首长负责制。严格把关项目准入条件,坚决拒绝引进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高污染、高能耗等不利于环保的项目,近十年来婉拒了260多个不符合环保要求的招商引资项目落户。

  为做强生态林业,保护东江水质,确保东江下游及72万香港同胞喝上放心水,寻乌县采取“封山、造林、退果、关矿、移民、限批”等系列措施,一任接着一任干,举全县之力保护东江源区生态环境,以每年减收数亿元的代价,换来了森林覆盖率由1979年的45%提高到现在的79.5%;东江源饮用水源水质稳定在Ⅱ类,出境断面水水质达到Ⅲ类以上,地表水和东江源保护区水质满足环境功能区水质要求。

  保护森林,筑起生态防护墙

  为保护森林,寻乌县保持森林资源保护高压态势,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活动。

  规范果业开发行为。寻乌县制定出台了《关于规范利用林地开山种果行为的通告》,积极开展果业开发秩序整治活动,坚持生态效益优先,先审批后开发制度,设立禁开区,对源头区域的三标乡、水源乡及寻乌河流域两岸、坡度超过25度以上的山地,禁止开发果业;严禁毁林种果,用火炼山、挖掘机开山种果行为;对新开发果园严格按照果园规划设计标准,留足四分之一果园戴帽山。

  禁止采伐天然阔叶林。为贯彻落实我市《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2005年至2008年,取消了天然阔叶林商品材采伐计划,其间,该县共采伐商品材89617立方米,其中99.84%为针叶林,只在2008年采伐了人工营造的桉树短周期采伐利用工业原料林144立方米。2009年以来,取消所有外销商品材采伐指标。

  强化公益林保护。寻乌县公益林保护项目从2001年实施以来,累计面积达91.49万亩。这些公益林,分布在除长宁镇外的14个乡(镇)98个村和澄江林场、桂竹帽林场、珊贝林场、剑溪林场等4个国有林场。其中,三标乡地处东江源头,是寻乌县公益林建设重点乡,共有国家公益林16.6万亩,占该县公益林面积的18%。

  建设森林防火体系。寻乌县建立县、乡、村三级护林组织,明确职责与分工;建立管护制度,完善监督机制;加强护林队伍的业务培训,提高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从2008年开始,森林案件呈现明显的逐年下降趋势,也是森林火灾发生率、受害率最低时期,2010年至2013年连续被评为全省“春季防火平安县”。

  退果还林,让山更绿水更清

  由于长期以来发展果业,加剧了土地贫瘠、水土流失,寻乌县水资源质量下降、林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曾困扰着当地政府和百姓。对此,寻乌县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措施改善寻乌生态环境,建设寻乌生态文明。自2002年,寻乌县即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目前累计退耕面积达10.4万亩,其中坡耕地退耕造林2.5万亩,荒山荒地造林7.9万亩,近七成已郁闭成林,正在发挥生态效益。

  寻乌县九曲湾库区位于寻乌县城北文峰乡长溪村,距离县城9公里,是县城8万居民唯一的饮用水源。近年来,库区上游的居民依托独特的气候优势和山地资源优势,纷纷开山种果,水库上游已种植果树3.7万余亩。

  由于果业过度开发,造成植被破坏、水源涵养功能下降,水体富营养化严重,为护青山绿水,确保珠江三角洲以及广大香港同胞喝上干净、放心水,寻乌县采取了退果、关矿、移民等系列措施。从2010年起,寻乌县重点对九曲湾库区中心区域实施退果还林工程,累计完成退果还林920亩,投入资金1730万元。通过退果还林工程,九曲湾库区及其上游生态环境有所改善,水体富营养化趋势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和改善,水质得到好转。对因退耕还林、退果还林带来的损失,寻乌县正在尝试建立东江源地方政府征收生态补偿费机制。

  此外,寻乌县还实施生态移民工程。按照东江源生态移民计划,该县共有14个乡镇的37个村共计4800户23436人,实施生态移民。目前,共投入资金300万元,其中,移民个人补助资金175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25万元。共完成生态移民116户523人,其中源区三标乡共移民37户141人。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