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光伏贸易不该只顾结冤家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白 明    发布时间:2014年08月06日

  最近,中美光伏贸易纠纷再次呈现升温势头。

 

  就在世界贸易组织刚刚裁定2012年美国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反补贴税和反倾销税违规前后,今年的6月和7月,美国再次启动了“双反”调查,初裁认定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太阳能产品获得了不公平的政府补贴,并将立即对此征收18.56%至35.21%的反补贴关税;认定中国输美晶体硅光伏产品存在倾销行为,倾销幅度为26.33%至165.04%。美国就此展开了针对中国光伏产品的第二轮“双反”行动。

  据粗略统计,2013年,中国光伏产品对美国市场的出口占市场份额的比例约为13.64%。美国在2012年实施的“双反”措施,一度令中国光伏设备企业遭受重创,分析认为,新一轮的“双反”,预计将对中国输美光伏产品造成20亿—30亿美元的影响。

  近些年来,中国光伏业迅速成长的同时,在国际市场上也遇到越来越多的贸易摩擦,特别是与欧盟和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影响最大。与中欧之间就光伏贸易纠纷最终达成妥协不同,中美之间在光伏贸易上的纠纷不仅至今看不到解决的希望,而且还有愈演愈烈之势。美国“死磕”中国光伏设备企业,其症结到底在哪儿?

  从现实看,中国光伏产品进入美国市场,在安装、销售和售后等领域给当地创造了不少就业机会,同时也为美国消费者带来了物美价廉的产品。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仍对中国光伏产品猛追不舍、通过两轮“双反”持续进行封杀,其用意越来越明显,就是要将中国的光伏企业赶出美国市场,让美国的光伏企业战胜中国的同行,最终遏制中国在新能源市场上的作用。

  同行既可以是冤家,也可以是双赢的合作伙伴。在中美两国光伏贸易纠纷上,美国显然没有、也不想把握好这个分寸。按照对抗博弈的思路,美国不惜以“自损八百”为代价,对中国同行来一个“杀敌一千”。表面上看,美方似乎占了上风,但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双输”——中国可能输掉了市场,但美国也需要额外支付“成本”。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按照美国平价太阳能联盟发表的声明,由这一裁决所导致的太阳能产品价格上涨,将会阻碍美国清洁能源的发展。按照合作博弈的思路,如果美国在光伏贸易上愿意与中国进行更多沟通,寻求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结果很可能是“双赢”。中欧光伏贸易纠纷最终得以成功化解,就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案例。而美国显然不愿意这么做。

  合则两利,斗则两伤,贸易战没有赢家。不公正的贸易保护主义对于中美双方都没有好处,过火行为无疑会破坏中美两国经贸合作的气氛。

分享: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