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涨停车费仍拥堵,专家“失算”了?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耀琪    发布时间:2014年08月07日

  自8月1日开始,广州市实施停车收费调整。有媒体记者根据市交通部门发布的“城市道路拥堵指数”发现,高峰拥堵曲线与提价前基本重合。中心城区的交通拥堵情况未见明显改善。以治堵为首要目的的停车收费调整措施,初期未见预期效果。

  出现这样的结果,可能是因实施效果有滞后期,很多车主暂时处于观望状态,暂时未改变主要出行方式。但即使未见路况改变,有一点却是坚定不移的:停车费标准真的提高了,车主的成本支出长远看是增加的,即使能省得一时,也不能永远躲得过高价停车。

  当初官方提价的理由是,现行广州停车收费政策实施了近10年,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状况日趋严重,停车场经营成本也不断上升,使原有停车收费政策无法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要。以当下的现实,再观照当初的理由,其合理性值得推敲。若实施一段时间后,拥堵状况仍然没有改观,物价部门该不该有所检讨?或许,若干年后,等社会消化了如今的高价现实后,有关部门还会不会搬出治堵理由为再次提价开路?

  广州交通拥堵的原因有很多,既有大城市常见的集中式布局带来的弊端,又有决策部门缺乏远见,导致永远跟不上汽车时代的原因。但是政府最喜欢的还是用“价格杠杆”,而不是加大公共服务的投入,比如建停车场。究其原因,因为建场地要投入要规划,更麻烦费事,而对停车提价,省心省事,收入也立竿见影。

  停车费提高究竟能多大程度缓解堵车状况,主管提价的相关部门之前是缺乏数据模型来测算的,甚至连基本的民意调查也付之阙如。这样一项涉及全民利益的政策就在似是而非的“杠杆理论”中出台了。如今木已成舟之后,高峰曲线却给出了如此答案,当初“专家”是否全都失算了?

  当汽车厂家用减价刺激消费的同时,有关方面却在用杠杆压抑消费。双向挤压之下,城市交通问题能否乐观?按照每年十余万的机动车新增量,再加上进入广州的外来车辆保持正增长,靠停车费是很难扭转乾坤的。而无论结果如何,停车费的提高,是在车主身上诸多负担中增加的又一根稻草。公众指望的是,下一次提价,能否更科学,更透明,更中立分析利弊可能而不是一面倒地给出治堵愿景?

分享:

来源:羊城晚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