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old>> 赣州财经频道>> 赣州县域经济 >> 正文内容

一粒粮的“72变”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4年08月15日

  近日,宁都县对坊乡东风村农民廖样生将自家收获的3000公斤水稻,以每公斤2.7元的价格销售到该县粮食流通中心。眼看着自家的粮食装车运出乡村,廖样生的脸上泛起丰收的喜悦。千辛万苦一粒粮,历经育秧、耕种、收割等流程后,饱含希望与汗水的稻谷,便从这里出发,走上了华丽的“转身”之路。

  跟随运粮车,记者来到了宁都县粮食流通服务中心。车子缓缓驶入该中心,只见工作人员早已候在仓库门前,将饱满的稻谷卸载到仓库。“我们对粮仓湿度、温度等数据,进行24小时实时监控,发现异常便立即查看。”该中心主任黄建华告诉记者,除粮食收储外,该中心还根据粮食流通的需要,对储粮进行加工。

  在该中心旗下的丰泽米业有限公司,记者看到,一台色选机正在紧张运作,收储的稻谷经清杂、脱壳、碾米、刨光后,根据其色泽将有病斑的大米排除,并进行精选和分级包装。“经这些程序处理后,大米每公斤价格超过5元;而经精选的优质大米,每公斤可卖到20元。”该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今,该公司注册的“翠田大米”获江西省著名商标称号,俏销市场。

  在生产车间,记者看到,有些工人正在将加工过程中剩下的谷壳、碎米、米糠等进行分类有序整理,包装好分别运往周边不同的公司。

  在工业园区,金润粮油有限公司收到米糠和谷壳后,便以米糠为原料,以谷壳为燃料,从事一级米糠色拉油加工生产。该公司是全省唯一以米糠为原料生产食用油的企业,去年实现年产值1.5亿元。

  此外,稻谷加工剩余的糠饼成了惠大饲料有限公司的原材料,碎米被制作成米粉,谷壳的灰烬成了制作蚊香的原材料……跟随稻谷在宁都县工业园区转了一个圈,记者发现,普普通通一粒粮,运出园区时,便摇身一变,成了大米、米粉、食用油、蚊香、饲料肥料,等等,而价格也增值了几倍甚至十几倍。

  据了解,围绕粮食产业,宁都县共引进43家相关企业落户工业园区,着力延伸粮食产业链,形成上下游资源互补的产业集群,走上了一条粮食再加工、废物再利用的循环发展之路。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廖海峰 记者李美霞 实习生聂汉文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