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old>> 赣州财经频道>> 赣州县域经济 >> 正文内容

绿色光芒照亮“梦里水乡”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4年08月20日

 

 

    近日,记者走进上犹县,只见青山如黛、碧水潺潺、生机勃发。千里赣江源头陡水湖碧波荡漾,两岸美景如画,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绿色,一直是上犹的主色调;生态,是上犹最大的后发优势。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禀赋,上犹县加快发展以生态旅游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以茶叶、油茶、绿化苗木“两茶一苗”为主导的生态产业,积极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助推上犹在青山绿水间加快发展、转型发展。

    生态旅游蓬勃兴起

    梦里水乡,生态上犹。国家级生态功能区上犹,素有“旅游之乡”等美誉。距赣州黄金机场10余分钟车程,厦蓉高速穿境而过,到广州、深圳等沿海发达城市仅4小时,交通便利。依托良好的生态区位优势,上犹加快与赣州市中心城区同城化发展步伐,按照“依托主城区、融入主城区、成为主城区”的思路,把上犹建设成赣州重要的生态功能新区和休闲度假的后花园,赣粤闽湘四省最具山水特色的旅游休闲度假地。

    按照“一轴三区”的城市空间布局,上犹县以迎宾大道为主轴,全面推进黄埠、文峰、南湖三个新区建设,拉开近11平方公里的城市新框架。以宜居宜游宜业城市创建为抓手,投入1亿多元完成新老城区“五路一桥”综合改造,加强城市治脏治乱治堵、重要节点提升、社区管理等工作,彰显园林城市独特魅力。

    围绕“一条鱼(生态鱼)、一幅画(油画)、一块石(观赏石)、一杯茶(茶叶)、一列小火车(森林小火车)”生态旅游“五张名片”,上犹县推进实施旅游兴县,加速省级旅游产业园建设,完善陡水湖国家4A级景区,推进渔业秩序整治、龙门窑下项目等,打造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旅游文化品牌和极具市场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同时,上犹县引进了“印象客家”民俗文化旅游岛、生态鱼驿园、观赏石文化城、油画创意产业园等总投资超亿元的一批重大三产服务项目。

    今年上半年,上犹县接待国内外游客21.57万人次,同比增长20.56%;旅游总收入达1.35亿元,同比增长21.09%。

    “两茶一苗”淌绿流金

    地处罗霄山脉南端,千里赣江源头的上犹,生态环境优越,拥有一流的水质,一流的空气,大面积的丘陵缓坡山地和独特的库区气候是茶叶、油茶和花卉苗木生长的特优区。上犹立足县情,以富民为目标,以生态、绿色、有机、特色为取向,持之以恒发展茶叶、油茶、绿化苗木“两茶一苗”农业主导产业,推进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做大做强农业主导产业。

    上犹县坚持以产业基地建设为切入口,着力培育龙头企业,不断巩固提升“两茶一苗”农业主导产业。上犹县已建成27个规模以上的“两茶一苗”产业基地和9个良种繁育基地;培育农业产业化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3家,实现年销售收入11.9亿元;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227家,宣传带动近5万农户从事农业产业建设。同时,该县明确发展“两茶一苗”的产业激励扶助措施,并由县财政设立“两茶一苗”产业发展基金,每年安排预算资金1000万元,用于良种推广、技术培训和品牌建设等;整合各类涉农资金3000万元以上,用于基地基础设施“以奖代补”项目建设、兑现政策性文件规定的奖补资金等,落实产业发展资金保障。

    目前,上犹县拥有茶叶面积8.29万亩、油茶面积37.12万亩、绿化苗木面积3.86万亩。“上犹绿茶”被博鳌·亚洲中小企业论坛列为指定绿茶,并荣获中国茶叶产业发展示范县、国家油茶产业发展试点县和全省花卉苗木产业重点县等称号。

    生态工业集聚崛起

    近日,记者在上犹县工业园区看到,数控机床生产、纳米技术研究等有序推进,彰显了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绿色赶超的特色。

    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导下,上犹县独辟蹊径找准产业发展切入点,重点发展玻纤及新型复合材料、精密模具及数控机床两大工业主导产业,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借助外力推动协同创新,与南京玻纤研究院等科研机构携手生产工艺属物理加工、生产低污染零排放的玻纤及新型复合材料和精密模具及数控机床,打造我省玻纤及新型复合材料产业基地;与南昌大学、东莞五金模具协会建立合作关系,打造拥有全省唯一模具产业基地的“金字招牌”,全面配套赣州市发展新能源汽车生产;深化科技创新驱动,与国家纳米中心长三角纳米研究院正式签约,设立纳米新材料技术应用工程中心,以纳米技术在玻纤复材、精密模具等领域的应用,推动产业升级,带来产研融合双赢。目前,该县拥有模具产业基地、玻纤及新型复合材料产业基地两个省级产业基地,有玻纤及新型复合材料、精密模具及数控机床投产企业67家,签约在建项目23个,玻纤及新型复合材料、精密模具及数控机床两大工业主导产业均在全省确立了领先地位。

    同时,上犹县牢树“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把保护生态环境放在首要位置,坚决杜绝“两高一低”企业落户园区,着力推进省级生态园区建设。近年来,该县先后关闭了20多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拒绝了100多个高污染、高耗能产业项目入园,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黄传章 记者曹友春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