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经济日报评论员:应对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新挑战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4年08月26日

  来自统计部门的消息显示,最新公布的投资、信贷等经济指标同比增速均有所放缓,部分产能过剩行业的盈利水平也明显下降。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正面临一系列不容忽视的新挑战。

  第一个挑战来自于经济速度。新常态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我国经济进入增速换挡期,由高速转入中高速。2003年至2007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11.6%,2008年至2011年年均增长9.6%,2012年至2013年都是7.7%,今年上半年为7.4%。经济增速“下台阶”,是新常态下经济规律自我作用的结果,也是各种资源和环境约束所决定的,我们要以平常心看待,只要就业、物价、收入等保持稳定,经济增速低一点没什么关系,也很正常。但同时也要认识到,保持合理的增长速度十分必要。如果经济增速滑出合理区间,市场预期就会受到影响,民生支出就难以保障,全面深化改革的回旋空间也会被压缩,保持社会稳定的经济基础也就会动摇。

  第二个挑战来自于增长动力的转化。转向新常态,意味着粗放式发展方式走到了尽头,原有动力加速弱化,新的动力加快形成。过去很长时间,我们依靠廉价劳动力和资源要素投入,塑造着中国经济的比较优势。现在的问题是,原有动力减弱了,新的增长动力尚未完全形成,“创新红利”和“体制红利”的充分释放还需要一个过程。从统计数据看,国内生产成本连年大幅攀升是不争的事实。现在,不仅一些发展中国家比我们更具有低成本优势,连发达国家也在步步紧逼。

  第三个挑战来自于传统产业的收缩。进入产业加快升级新阶段,是新常态的重要表现。在新旧产业交替过程中,容易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目前,多年来一直“高歌猛进”的煤炭、钢铁、水泥等部分重化工行业或出现产能过剩,或出现价格下跌。房地产市场低迷,汽车销量增速也在放缓。新兴产业快速崛起,亮点很多,但由于市场竞争环境不完善、领军人才和技术支撑不足等因素制约,短期内还难以形成像传统支柱产业那么大的拉动力。

  还有一个挑战,就是受经济减速、增长动力转换和传统产业收缩等影响,过去一些隐性矛盾暴露出来。比如,就业。传统产业往往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机器换人”热潮兴起,如何依靠扩大服务业加以吸收,值得研究。如果将新常态放在更长的时间轴里观察,就可以发现,我国经济还面临着让老百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等重大挑战。

  挑战看似重重,新的发展潜力恰恰蕴含其中。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具有巨大韧性、巨大潜力和巨大回旋余地,保持持续健康发展有很多有利条件,一些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在加快形成。只要措施得当,我们就能把潜力释放出来,把各种可能的风险与挑战化解掉。(作者:经济日报评论员)

分享: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