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取消GDP考核也要谨防“矫枉过正”

来源:光明网    作者:毕晓哲    发布时间:2014年08月26日

  告别“唯GDP论”动真格了。截至目前,中国超过70个县市告别“唯GDP论”的时代,取消GDP考核,以环境和民生的考核导向取而代之。应景的是,第一季度全国31个省GDP总和仅比全国第一季度GDP总量高出3.64%,较2013年高出11%大幅下降。(8月25日人民日报)

  多年来唯GDP是从的考核模式贻害无穷,而且在近年来“唯GDP指标为考核依据”的做法,事实上已经造成了一些地方自然资源的透支、环境的恶化,并严重影响社会民生长远发展,我国超过70个县市对生产总值(GDP)考核指标予以取消,就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做出的科学决策。然而,GDP考核指标的取消并不意味着政府不注重经济发展,更不意味着GDP无用。社会民生发展最终是建立在经济发展、物质增长基础之上的,百姓民生改善,诸如教育、医疗卫生、住房保障、基础设施的投入,城市建设的规划和发展,哪一项离得开“GDP”和经济发展指标呢?针对GDP指标考核的取消,本质意义上应是一种“弱化”而不是“彻底取缔”,一些地方和县(市),且莫产生从此就“不要GDP了”的思维误区。

  地方取消GDP考核指标之后,应谨防短时间内出现经济指标的“急刹车”现象。政绩考核指标带有“指挥棒”的性质,考核指标有的,且份量重的,下级政府和官员就会调度重视;考核份量不足的,或取消某项考核,一些地方政府和官员就有可能将此项“指标”束之高阁。就GDP考核指标而言,一旦取消之后,导致GDP大幅度下滑并直接影响财政收入、工资增长和民生改善,并非没有可能。这显然不是公众希望看到的结果。

  另外,事实求是的说,从过去的一些地方过度追求经济指标和GDP,到时下取消这一考核指标、建立一整套更科学完善的考核指标,需要一个时间过程,也非短期内能完全解决的事情。譬如,西方发达国家提出的一些“经济福利尺度”、“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数”理念,尚未完全形成共识,国家多地探索的“国民幸福指数进入考核指标”仍缺乏一整套完善科学的考核标准和方式。因此,在新的考核指标中,会涉及经济数字和数据,以及考核的方式方法和衡量标准等,有可能继续延续旧的考核方式而不可能全盘推翻。

  日前,媒体曾报道福建永泰县告别GDP考核后取得的新变化。从2010年起,福建永泰县根据各乡镇特色,建立差异化考核评价体系,将21个乡镇划分为工农业组、旅游农业组、纯农业组、征地拆迁组,分门别类进行考核。关闭7家污染企业,拒绝了总投资达20多亿元的30多家污染企业落地,引进一批高端项目,推动绿色发展,如今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福州后花园。这是取消GDP考核指标的直接“好处”,但福建永泰县只算是个例,其他地方未必有永泰县迅速吸引“绿色产业”的优势,多数地方旧产业淘汰、产业结构调整仍需要一个充足的时间,会面临诸多无法想象的“阵痛”,这些可能的负面影响应一体纳入改革范畴。

  今后,可能的是在一些地方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允许“产能落后型产业”存在,并给予这些落后产能产业一个重组、淘汰和过渡的时间,将是客观的和符合经济规律的。产业结构的转型不会一蹴而就,取消GDP考核指标的“效果”也不可能适用于每一个地方全部“一招鲜”。避免取消GDP考核指标后的政绩考核“真空”,并防止一些地方和个别县(市)出现经济发展停滞或“急刹车”,同样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分享:

来源:光明网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