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4年09月10日
|
他,一名农民的儿子,走起路来“咚咚”响,脸上挂着微笑,在林区守了24年。近日,记者翻看他的日记,里面写着:既然选择了森林公安这份职业,就要对得起这身警服。这,就是他坚守的人生信条。
24个春去秋来,他默默守护着赣县南部莽莽群山,作为一名平凡的基层森林警察, 只因为心中装着那片绿色,热爱森林公安事业,虽然拖着病躯,却用信念坚持,他参与破获各类案件580多起,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达200万元;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只因为心里装着群众,他24年如一日,为林区群众办实事、好事,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他经常深入林区一线征求意见,为群众排忧解难,被当地群众誉称为“林区群众的贴心人”。
他就是赣县森林公安局大石下派出所副所长郭荣慈,2013年,他被公安部授予“学雷锋先进个人”,是全国森林公安机关两名获此殊荣的民警之一。
大爱:群众的贴心人
郭荣慈和群众就像一家人,虽然头上白发都长出来了,但是辖区群众还是亲切地叫他“小郭同志”。农忙期间,他抽时间帮助留守老人收割庄稼;防汛季节,他深入辖区安定群众情绪,做好住房地势低的农户搬迁、安置工作。在日常工作中,他经常深入到林区村组、涉林企业、加工厂,排查因山林纠纷、林木采伐和林地占用等涉林不安定因素引起的矛盾纠纷和涉法信访,积极为群众化解矛盾纠纷,将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24年来,他为群众办实事、好事500多起,调解群众各类矛盾纠纷600多次。
在“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工作走访困难群众时,郭荣慈经常自己掏钱为群众买米、面、油,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一次在走访赣县王母渡镇和坊村村民刘某时得知,刘某家有两个女儿一直未上户口。而孩子眼看快到上学的年龄了,郭荣慈当场打电话咨询有关部门后,向村里的干部、邻居收集到其子女出生的相关证明,拿到相关单位,帮其补办了《出生医学证明》,并根据程序,向赣县公安局户政科申报了相关材料,不到一个星期,户口审批下来,户籍民警办理了落户手续。当郭荣慈将办理好的户口本送到刘某手中时,刘某激动地说:“谢谢小郭同志,你帮我们家解决了一件大事,孩子们能够放心地去上学了。”
坚守:林区的活地图
24年前,郭荣慈从武警部队退役。当时,摆在他面前的有两个选择,进机关、去基层,郭荣慈选择了后者,这一选就是24年。
他一直坚持在基层派出所一线,从最初的部队老兵、森警新兵逐渐成为一名政治坚定、业务精干的优秀森林公安民警。一年365天,他有330天都在派出所上班,每周他至少有4天时间沉在村组林间,勤走、勤问、勤记,无论是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辖区群众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24年来,他走了近十万里路,换来了对辖区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的熟悉,被誉为“林区的活地图”。
2011年2月21日凌晨1时20分,郭荣慈接到群众廖某电话报案称,有人在韩坊乡水口村大塘坳组墩上山场盗伐杉木,离盗伐现场不远的地方还停有一辆无牌照的面包车,准备装运被盗伐的木材。郭荣慈连忙起身,叫上所里的值班民警、林区护林员迅速出动,当场抓获犯罪嫌疑人刘某、韩某、刘某某3人,而另一犯罪嫌疑人谢某却因距离更远,闻声逃脱。后通过网上追逃,谢某被捉拿归案。
2010年以来,郭荣慈依靠乡、村组织和林区群众,打掉了非法收购野生动物窝点5个,盗伐林木的团伙3个,根据群众提供的情报线索破获各类案件300余起。
执著:基层的好民警
2011年5月,郭荣慈在林区办案的过程中,终因劳累过度突发脑梗塞,幸好被及时送往医院抢救治疗。他在住院一周后,顾不上休养又回到了工作岗位。
同年9月,郭荣慈在单位组织的一次体检中又被查出身患膀胱癌,医生告诉他必须要马上住院,可他却瞒着病情,继续办理主办的一个刑事案件,直到一个月后案子结束才住院进行手术。出院后,医生叮嘱他要在家静养两个月,可他仅在家休息了几天,就因放不下所里工作和辖区群众,就急切地想回派出所。局领导知道后劝他多休息,他却说:“我会注意休息,不碍事的。”局领导拗不过他,让他回局机关上班,他却又一次婉言拒绝了,他说自己只有在派出所工作,心里才感觉踏实。自己对辖区情况熟悉,工作更好开展。
郭荣慈在日记中写道:“既然我选择了森林公安这份职业,就要尽心尽职去做好,群众的每一起报警,不论大小都要处置好,才能对得起这身警服和共产党员的称号,对得起林区百姓的信任和支持,林区群众需要我,我便感到自己的人生无怨无悔。”
24年里,郭荣慈正是凭着这颗温暖的心和对人民群众深厚的感情,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着自己的承诺。他的工作也赢得了单位和群众的肯定,他先后获得了赣县优秀共产党员、赣县公安局“优秀人民警察”、“办案能手”等称号,受嘉奖5次,2013年被公安部授予“学雷锋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