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4年09月18日
离县城50公里的圩镇,有至泉州、汕头等地的客运班线,营业面积超千平方米的超市就有3家。这是省百强中心镇宁都县黄陂镇给记者最深的印象。
9月13日晚,华灯初上,黄陂圩镇的黄荆休闲广场响起了欢快舞曲,数百名群众在跳广场舞。黄陂圩镇建成区2平方公里,除1.6万常住人口外还有6000外来人口,当地服务业很发达,附近乡镇的人经常会到那里娱乐、消费。
黄陂镇是宁都县西北的中心,省道319线,昌宁、广吉高速均穿境而过,辐射小布、大沽、蔡江、钓峰等乡镇。两年前,黄陂圩镇建成区为1.5平方公里,人口1.5万人,缘何发展得这么迅速?该镇党委书记张活生说,这两年该镇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吸引当地及周边的农民洗脚进镇。
在该镇亿豪创业园的一家鞋厂,一名80后的主管告诉记者,他是当地人,以前在广东务工,很难照顾家里。他说没想到能在家门口找到合适的工作,待遇也不比外地差。
发展工业,工业用地是前提。黄陂镇用活国家低丘缓坡荒滩开发利用、工矿废弃地复垦、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等政策,多渠道争取建设用地指标,确保工业用地。目前,该镇有29家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涉及轻纺加工、电子加工、矿产品加工、粮食加工等产业, 吸纳了3000多人就业。
随着落户企业的增多,圩镇人口也随之井喷,黄陂镇不断加大投入改善圩镇基础设施。近两年,该镇投资3000万元改造供电、通信、供水等基础设施,组建了规划、城管、环卫3支城建队伍,确保规划实施落地和城区环境卫生常态化管理,圩镇人居环境、功能布局日臻完善,承载力、辐射力得到提升。
人气渐旺的黄陂镇,吸纳了大量民间资金投资第三产业。目前,该镇的水果批发市场、钢材批发市场、农贸市场、 粮油市场、家禽家畜市场初具规模,申通、圆通、韵达等物流企业相继进驻,从事服务业的个体工商户有1000多家,其中从事餐饮服务的个体户就有100余户,从事运输、出租的各类车辆超500辆,该镇经济支柱实现从农业到以二、三产业为主,促进了当地农民向居民的转变。
安居方可乐业,在企业上班的当地农户迫切希望在圩镇附近有安乐窝。为满足农民这一新诉求,黄陂镇充分利用危旧土坯房改造、库区(深山)移民等政策,在圩镇旁规划数个小区, 集纳政策资金做好三通一平,目前有600多户洗脚进镇的农户在小区兴建了住房。
短评
服务到位 良性互动
农业科技不断创新应用,农业产业化逐渐壮大,产生大量的富余劳力,促进了城镇化的进程。小城镇如何抓住这一发展机遇,唯有服务好。
黄陂的发展给人启示,那就是服务好当地企业,服务好当地农民。黄陂抓住劳动密集型企业内移的机遇,充分利用《若干意见》带来的政策利好,优化当地发展环境,完善圩镇基础设施,提升圩镇的辐射力、承载力,让当地农户真正能洗脚上岸,住得进、留得住,达到二、三产业良性互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