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纪机构和全国性公估机构的最低注册资本调整为1000万元,经营区域为注册地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代理机构最低注册资本提至200万元。此外,股东的投资资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股东、发起人必须信誉良好,最近3年无重大违法记录。
证券时报记者 张 宁
本报讯 虽然10月起正式实施的三部保险中介新规提高了保险中介机构准入门槛,但并未令各路资本就此止步。截至昨日,记者从保监会网站获悉,10月份以来共有11家保险中介机构获准设立,其获批数量较第三季度有所上升。
根据10月份实施的《保险代理机构管理规定》、《保险经纪机构管理规定》和《保险公估机构管理规定》三部新规,保险中介准入门槛显著提高。其中,经纪机构和全国性公估机构的最低注册资本调整为1000万元,经营区域为注册地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代理机构最低注册资本提至200万元。此外,股东的投资资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股东、发起人必须信誉良好,最近3年无重大违法记录。
在上述法规实施前后,市场人士一度认为,一方面将加速市场上中介机构的洗牌,另一方面也将杜绝因门槛过低而衍生的“抄牌”现象。但是,10月份以来保险中介机构获批频率显然是不降反升。
对此,中国社会院金融研究中心所长助理郭金龙指出,保险中介渐渐成气候,在保费规模和代理模式上都有突破,因此受到外界关注,即使资质提高也依然获得资金的青睐。
明亚保险经纪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杨臣则认为,专业保险中介渠道未来的发展潜力会更大。原因在于保险本身的复杂性、专业性和个性化,需要专业人士能够给客户做一对一咨询,所以专业渠道未来会以更快的速度发展。
而从日前保监会发布的《2009年三季度保险中介市场发展报告》上看,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发展速度迅猛。截至9月30日,2009年前三季度,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共实现经营收入61.69亿元,同比增长25.80%。实现盈利3.10亿元;总资产达到100.79亿元,同比增长1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