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old>> 赣州财经频道>> 赣州县域经济 >> 正文内容

赣县唱响循环经济“好声音”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10日

 

    工人在赣县诚正稀土有色金属有限公司生产线上忙碌,该公司引进年产2000吨高性能稀土永磁项目,废弃物回收率达到99%。(资料图片)

    赖正萍 特约记者谢建春 文/图

    在赣州江钨钨合金有限公司内,冒着腾腾热气的水从生产车间流向冷却池,冷却后又流回生产线上循环使用;兴国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建在赣县的水泥粉磨站可充分利用华能电厂产生的废渣,实现年产硅酸盐水泥200万吨;谱赛科(江西)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甜叶菊废渣经过发酵后,成为果业基地的优质肥料……近日,记者走进赣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现发展循环经济、走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正逐步成为园区企业的共识。企业内部生产的小循环,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园区的大循环,踏着绿色循环可持续的发展步伐,赣县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今年前三季度,该县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01.73亿元。

    理念突破 引领发展蝶变

    作为一个矿产品加工大县,赣县也曾经历过一段以资源消耗式发展的时期。面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重需求,该县在不断深化县情认识的基础上,牢固树立发展为先、生态为重、创新为魂、民生为本的理念,明晰了打造钨和稀土、铜铝、食品、电子、新型建材等五大产业基地,建设特色工业聚集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发展思路。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中,该县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兴工强县的重点来抓,着力引导企业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经济模式,不断引导企业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和较为成熟的循环运行模式。

    赣县聘请专家高起点编制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规划,从园区定位、企业准入、企业布局到产业培植都紧紧围绕“循环”二字做文章,以园区为重点区域,搭建循环经济发展平台。通过园区内企业之间纵向、横向链接,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再生利用,一批资源综合利用型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目前,该县工业园区钨、稀土废料回收利用产业链已初具规模,“甜叶菊渣—生物质沼气发电”“粉煤灰—新型建材”等特色循环产业体系初步形成。截至目前,该县有循环经济类项目13个,项目总投资50亿元,“三废”综合利用年产值在30亿元以上。

    产业延伸 展现“循环”活力

    总投资1亿元的江钨钨合金钨废碎料回收加工项目正式投产后,使赣州江钨钨合金有限公司成为国内最大的钨金属回收加工企业之一,公司年销售收入突破5亿元,年创税达3000万元;投资3000万元的红金稀土有限公司稀土废渣分离生产线投产后,每年可处理废渣近千吨,公司新增产值2000余万元。坚持大产业构建、大企业引领、大项目支撑,赣县重点建设循环经济产业链,构成循环发展、链条延伸、产业互动、关联配套的格局,引导企业对废弃资源“榨干吃尽”。

    经过短暂的转型阵痛,赣县稀土产业打破原来粗放加工的生产模式,大手笔投入科技研发,新上一批科技含量高的生产线,逐步形成了一条较为完整的深加工产业链。如今,该县稀土企业生产的产品种类更加齐全,包括氧化钕、氧化铽、氧化钇铕系列共沉物等离子体彩电粉、液晶显示器粉、高清晰度背投粉、高性能钕铁硼永磁体等产品。目前,该县有稀土分离、加工贸易企业18家,已成为江西省最大的稀土分离中心、全国重要的稀土产品生产基地,赣县诚正稀土有色金属有限公司、赣州隆泉新材料有限公司等稀土资源综合利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废料回收再利用率达到99%,产品价值一路攀升。

    据了解,赣县企业内部小循环、园区大循环的循环经济模式基本形成后,园区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由2.0吨标煤下降到1.6吨标煤;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城镇)由130立方米下降到95立方米;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由50%左右提高到7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由60%提高到80%;万元工业增加值废气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和废水排放量分别下降20%。

    措施保障 完善发展体系

    循环发展成为赣县工业经济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的一大亮点,得益于该县形成了一套激励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机制。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该县专门成立循环经济发展领导小组,鼓励高能耗、重污染企业实施工业锅炉“煤改气”,利用废气、废水和废渣发展循环经济;把节能降耗、主要污染物排放等指标纳入部门和乡镇目标绩效考核,对落后产能毫不留情进行淘汰;主管部门对循环经济项目优先立项,财政、税务等部门优先扶持,各相关部门优先办理有关证照。

    围绕循环经济发展要求,赣县逐步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技术创新机制和技术支撑体系。该县出台了《赣县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实施意见》,对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的发明专利每项奖励5万元,对实用新型专利每项补助5000元,积极引导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联姻,引导重点企业建设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等,促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带动产业发展全面升级。如,该县红金稀土有限公司自创办以来,平均每年用于科技创新和新上生产线的投入均在1000万元以上,公司有30%的员工直接参与科技创新和科研服务工作。该公司已成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工艺最先进的稀土分离及深加工企业之一。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