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old>> 赣州财经频道>> 赣州县域经济 >> 正文内容

精美名石绽放文化异彩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12日

 

    11月7日,上犹县举办第五届观赏石文化博览会,书法、诗词、观赏石的巧妙融合让会场展厅别有韵味。 罗江华 摄

    □黄传章 张鸣 罗垂渊

    栩栩如生的奔牛、惟妙惟肖的舞蹈、形象逼真的彩旗飘带……11月7日,笔者走进上犹县奇石展馆,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千奇“石”界,让人目不暇接。上犹县以得天独厚的奇石资源和浓郁的奇石文化,荣膺“中国观赏石之乡”,为全省唯一获此荣誉的县。近年来,上犹县大力推动“上犹石”文化产业发展,不仅繁荣了文化,带旺了市场,让这一宋代名石重放异彩,还聚集了人气,净化了“空气”,带来了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叠加效应。

    赏石文化源远流长

    上犹县地处罗霄山脉南端、千里赣江源头,地形、地貌、地质均十分奇特,地下矿产丰富,为奇石的产生提供了优越的地理条件,孕育了千奇百态的石头品种和五指峰、燕子岩冰臼、盘古飞石、仙人劈柴石、仙蛙石等自然景观石。上犹县观赏石资源丰富,根据国土部门的普查,该县观赏石储量在6亿立方米以上。主要品种为上犹蜡石,遍布上犹江150多公里的河道中。而在水岩乡铁石村、五指峰乡双宵村存有1亿多立方米的绿泥石资源。上犹县自上世纪末开始开发利用观赏石资源,至今只开发利用近30万立方米,极大部分为水石。

    上犹石从质地、形态、纹理、色彩、神韵都给人以自然美感,既有形、质、色、纹之优,也有瘦、透、漏、皱之奇,自宋代以来就已经闻名遐迩。公元1133年,宋代杜绾(字季阳)所著《云林石谱》是我国现存最早也是最具影响力的石谱,记载了当时全国116种著名的奇石和产地,上犹县产的“上犹石”名列其中。据卷中记载:“虔州上犹县山土中出石,微紫,质稍粗,多浅黑斑点,三两晕,绿色。堪作水斛或阑槛,好事者往往镌砻甃地面,全若玳瑁。”《江西通志》也记载了上犹县小逻村盛产茶磨石,从质地、形态、纹理、色彩、神韵等方面,给人以自然美感。

    近年来,全国各地“觅石、藏石、赏石、琢石”的石艺文化方兴未艾,上犹县群众性赏石、藏石、玩石也蔚然成风,并成为展示上犹文化的一个响亮音符。为了方便群众性赏石文化的开展,2005年,该县成立了上犹县奇石协会,成员由最初的50多人发展到300多人,其中有中石协会员15人,二级鉴评师4人,涌现出一批造诣精深的奇石收藏家。上犹县奇石协会每年进行一次年会、不定期举办奇石科普讲座,并成立了《宝藏》《石韵》杂志通联发行组织,建立了上犹奇石网等。同时,为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上犹石,今年该县还颁布了《上犹县观赏石资源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法规,使上犹石的开发利用健康有序。

    文化产业欣欣向荣

    2005年,在广东番禺务工的刘祖明和奇石的一次邂逅,便与奇石结下不解之缘。回到家乡后,在上犹县城开起了第一家“明珠奇石轩”奇石馆,每年收入数万元。近年来,刘祖明的奇石馆名气日盛,广东、福建、浙江等地客商纷至沓来。在他的影响下,上犹县奇石爱好者日益增多,目前该县已有从业人员3000余人。

    今年6月14日,上犹奇石文化交易市场开市。来自广东南雄、浙江金华、湖南桂东及周边县(市、区)奇石协会和奇石爱好者齐聚一堂,来到这里赏石、品石、买石。“每逢星期六就是观赏石市场的交易日。”上犹观赏石协会会长何益辉说。随着赏石文化热潮的兴起,上犹奇石产业得到迅猛发展,该县已形成了产供销一体化的奇石产业链,加工、配座、销售已成行成市。在县城打造了拥有40多家店铺的观赏石专业街,此外,还有10多家雕刻配座门店、60余家庭藏馆、一个公共开放展馆,已采集利用的观赏石达3000多吨。

    为进一步促进上犹奇石产业的发展,上犹县筹集资金2900万元打造观赏石文化基地,形成“一街一园一馆一场”石产业发展格局,引领上犹观赏石文化产业做大做强,把上犹观赏石作为开发上犹旅游产业市场的主打产品,打造在赣湘闽粤四省通衢具有影响力的观赏石市场。如今,上犹生态旅游的发展与观赏石市场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相互促进的态势,成了上犹经济发展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据不完全统计,从2000年至今,现有从事石产业的300多人的经济效益达6000多万元,间接从事石产业的1000多人的收入也达4000多万元。2014年前10个月,该县奇石销售额达1000多万元,石产业集产、销、赏、玩为一体的市场形态初显。

    陶冶情操修身养性

    “2003年下岗后,很迷茫,也不知道干什么,整天就是打牌。一个偶然的机会与奇石结缘,发现石头也能卖钱,让我很好奇,慢慢地走上了奇石这条路。”采访中,49岁的熊建平激动地对笔者说。

    熊建平原是上犹县南河电厂职工,单位改制后下岗赋闲在家。一个朋友家收藏的奇石吸引了他,于是他开始了觅石、藏石、赏石,并不断前往广东、云南、福建等地参加石展,每次参展都有超万元收入,年均收入达20多万元。不仅如此,关键的是奇石文化改变了熊建平的一生。“自从迷上奇石后,他平时打牌少了,聊得最多的就是奇石文化。”该县奇石协会会长何益辉如是说。如今,熊建平已是上犹县奇石协会副秘书长,并影响了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奇石文化,喜欢奇石文化,感受奇石文化。

    “觅石、藏石、赏石、琢石,既能让百姓修身养性、感悟人生、陶冶情操,又能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弘扬新风尚、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何益辉说。上犹县把发展奇石文化当作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力开展观摩、展览、宣传等赏石文化活动。每年举行赏石交流年会;每年不定期举办奇石科普讲座;先后组团参加了深圳龙园、湖南郴州、广西柳州等地石展,极大丰富了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