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17日
11月14日,正值脐橙采摘旺季,记者来到寻乌县三标乡三标村采访,听到许多为保护东江源头水质,让珠三角群众和香港同胞喝上放心水,果农宁舍金山保青山,忍痛砍掉脐橙树的感人故事。近年来,寻乌县坚持不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深入开展“净空、净水、净土”行动,着力延伸产业链条促发展转型,精心呵护东江源头青山绿水。目前,该县森林覆盖率达79.5%,东江源饮用水源水质稳定在Ⅱ类,出境江流断面水质在Ⅲ类以上。
寻乌县是果业大县,果业面积50万亩,年产量60万吨、产值超12亿元;寻乌也是东江源头县,每年流入东江的水资源总量18.3亿立方米,一直是珠三角群众和香港同胞的重要饮用水源地。如何在推进产业发展的同时为水源流经区保护好一江清水?寻乌县采取“封山、造林、退果、关矿、移民、限批”等系列措施,一任接着一任干,举全县之力保护东江源头的青山绿水,以每年减收数亿元的代价,换来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据悉,从2010年起,作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的寻乌县,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累计投入资金1730万元,对东江源头九曲湾库区中心区域实施退果还林920亩,使得水库上游、沿河两边的林相和水土保持明显好转。
造林绿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寻乌县大力实施造林绿化、河边种竹(柳)、果园种戴帽树等造林工程建设,累计投入4500余万元,完成森林城市、森林乡村、通道沿线、荒山荒地绿化19.94万亩;完成珠江防护林、退耕还林、巩固退耕还林等生态林业建设11.1万亩;完成世行林业发展项目造林、短周期工业原料林造林6.7万亩;建设省级森林公园3个、县级自然保护区3个,共计面积31.3万亩。
寻乌县还制定出台了取消外销商品材指标、项目准入、生态移民、综合治理废弃矿区等一系列有利生态文明长效建设的政策文件。从2009年起,实施全面封山育林、取消所有外销商品材指标政策,严格规范管理林农自用材、县内商品材采伐经营。严格把关项目准入条件,坚决拒绝引进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高污染、高能耗等不利于环保的项目,近年来婉拒了260多个不符合环保要求的招商项目。实施生态移民政策,出台了东江源生态移民方案,将对14个乡镇的37个村共计4800户23436人进行移民搬迁。目前,已完成生态移民116户523人。
为加快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寻乌县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大力发展果品和稀土精深加工、风力发电、生物制药、生态旅游等产业,并加强与华中农大、赣南师院、中柑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将可能产生的产业污染源“吃干榨尽”。据了解,目前,该县已引进总投资3.6亿元的龙橙果业精深加工项目,投产后年可加工脐橙20万吨,将大幅度降低残次果对环境的影响,实现经济与生态效益双丰收。同时,寻乌县拟引进果渣加工酒精项目。通过以上项目,该县的果业和养殖业形成了“畜禽养殖→粪便加工有机肥→为果园提供有机肥→果园残次果精深加工→果渣生产酒精→制酒糟渣喂畜禽”的良性生态循环链条,实现了资源利用最大化,减少了畜禽粪便及残次果对生态环境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