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old>> 赣州财经频道>> 赣州县域经济 >> 正文内容

引得源头活水来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03日

 

    格特拉克总投资10亿元、年产50万台套变速箱的(一期)生产线。

    新春招聘会人潮涌动。

    总投资1.2亿元的奥科特绿色照明公司生产车间。

    当年开工当年投产的赢家服饰。

    准备进城进园的深山移民在查看安置房的建设情况。

    老工业园区全景图。


    □特约记者谢慧

    紧张有序的建筑工地、开足马力的厂房车间、汗流浃背的建设者……初冬时节,长征出发地于都,到处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一个个重点项目快速推进,振兴发展、转型发展的大潮涌动城乡。

    近年来,于都县坚持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双轮驱动,以招商引资聚集要素,以项目投资拉动增长,不断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打造县域经济发展升级版。近两年来,该县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2亿元,同比增长16.5%,增速列全市第三位,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两位数增长。今年1月至10月,该县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77.46亿元,同比增长12.8%;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74.91亿元,同比增长12.3%;完成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03.49亿元,列全市第三位;实现财政总收入11.72亿元,同比增长12.9%。如今,于都县已进入发展态势最好、建设速度最快、社情民意最顺的历史时期。

    A

    从“招商引资”到

    “招商选资”

    投资8亿元的龚杏产业城落户于都县并非偶然,是该县在“建立战略新兴产业配套基地”发展战略指导下,全力打造新兴电子科技产业基地的发展规划与项目投资公司的一次完美联姻。

    “招商引资,不仅要知道自己缺什么,还要明白自己有什么。根据自身的配套能力和产业基础招商引资,往往能够事半功倍。”于都县决策者们有着自己的思考。

    近年来,于都县抓住振兴发展、先行先试的机遇,果断摒弃“捡到篮子都是菜”的老思想,立足产业优势、发展现状,把延伸优势产业链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选择,全力打造省级半导体绿色照明、新兴电子科技、矿产品精深加工、现代轻纺和全国汽车整车制造等五大产业基地。同时,以优化产业结构为目标,瞄准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高、大、强”项目,以规模大、产值大的国内外大企业为招商引资重点,千方百计引进能牵动一方经济发展的大企业、大项目。

    围绕打造全国汽车整车制造产业基地的目标,于都县引进了总投资15亿元的思卡多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项目、总投资10亿元的格特拉克年产50万台套汽车变速箱项目、总投资1.2亿元的于都万祥汽车用品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的捷智汽车零配件生产项目等,传统优势产业进一步壮大。

    围绕打造现代轻纺产业基地,于都县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优势,引进投资5亿元的赢家服饰和投资1.1亿元的鼎晟服饰等高端女装项目,推动服装产业由“来料加工”向“自主研发”转型。

    围绕新兴电子、绿色照明产业,于都县引入了总投资5.2亿元的清亦韵太阳能、总投资1.5亿元的欧翔电子、总投资1.5亿元的旺来灯饰、总投资1.05亿元的江西省大路通精密机械制造项目等10多家企业或项目,成功争取到省级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基地授牌。初步形成矿业、机械电子业、现代轻纺业三大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良性互动、错位竞争、集群发展的工业产业发展新格局。

    “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不但没有影响企业的上门,反而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前来‘抢滩’,现在已经签约在排队等待供地的企业就有20多家,还有不少企业因投资规模受限、发展潜力不足或产业定位不符合园区要求被拒绝。”11月30日,正在于都工业园上欧工业小区调度项目推进情况的县委常委、县工业园管委会党委书记谢志斌告诉记者。

    观念一变天地宽。投资20亿元的香港恒耀商贸建材城项目、投资15亿元的思卡多电动汽车生产项目、投资8亿元的江西华鹰电动车项目等一批“大块头”纷纷落户于都。在香港举行的“2014赣州(香港)经贸合作活动”中,投资1.5亿美元的长征体验园建设项目、投资5000万美元的凤立制衣项目、投资4000万美元的皮具生产项目与于都县签约。今年1月至10月,于都县引进的亿元以上项目就有7个。

    B

    从“工业园区”到“工业新城”

    近日,走进上欧工业小区,只见一台台挖掘机、推土机来回穿梭,工人们正在紧张作业。记者了解到,该县将工业园区建设与移民扶贫工作相结合,专门投资5亿元在该工业园区建设了移民扶贫安置示范小区,在解决深山移民安置问题的同时,解决企业招工和农民工就业的问题。在规划图上,记者看到,该项目把工业园区与移民搬迁扶贫安置区建设相结合,除平整有序的厂房外,还规划建设了汽车南站、物流市场、大型商场、学校、医疗机构等配套设施,一个布局科学、配套完善的“工业新城”跃然纸上。目前,该园区1.4公里长的欧翔路已完成硬化,水、电、绿化、亮化都已建设到位,上欧大道、上欧路、欧逸路等项目工程正抓紧施工。

    “这里曾经是一片荒山野岭,现在成为我们发展新兴电子、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阵地。建成后,这里每年能解决3万人的就业问题,增加税收5亿元。”该工业小区的工作人员段先有说。

    “从各地园区和城市发展的历程来看,孤立发展工业园区或城市都不可取。要从单纯以产业功能为主的产业‘园’,转变为生活功能、商业功能齐全的复合新‘城’,以产促城,以城带产,产城融合,才能实现现有产业园区的升级转型,拉动县域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该县县长陈阳山一语道出了工业发展的新思路。

    思路决定出路。着眼于打造高端、优质的工业发展平台,于都县提出了“一园三区”的工业发展格局,立足各区的产业优势、发展现状,该县积极优化资源配置,逐渐形成了一个园区一项特色产业的新格局,并全力推进矿产品深加工、机械电子、轻纺食品等传统支柱产业和半导体照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集群发展,壮大优势产业集群。

    在园区建设上,于都县积极拉开框架,扩大园区面积。去年,工业园扩区和调整区位的规划获省政府批复后,园区面积由原来的533.3公顷扩大到1037.21公顷,并形成了“一园三区”的新格局。同时,该县立足各园区的产业优势、发展现状,对矿产品深加工、机械电子、轻纺食品等传统支柱产业和半导体照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合理布局,让符合入园条件的项目按产业类别分别进入相关园区,最终实现产业的转型跨越发展。

    不断发展的工业园区带动了城市功能的日益完善。在工业园老园区等地,学校、医院、农贸市场等一批城市配套设施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随着一批又一批项目安家落户,建设工地塔吊林立,配套设施不断完善,一个崭新的工业新城正乘势崛起。

    C

    从“赢家速度”到

    “赢家服务”

    11月30日傍晚,夕阳照在于都县工业园赢家服饰(赣州)有限公司工地上,工人们仍在敲敲打打地忙个不停,他们来回穿梭的身影,让人感受到该县紧张有序的发展步伐。这家2012年落户的时装公司不但填补了该县现代轻纺业高端品牌的空白,而且刷新了该县工业发展多项纪录,实现当年开工建设当年投产。

    为赢得“赢家”的青睐,该县放弃了贡江河畔高达数亿元的土地收益,并针对该公司提出的2万伏安的用电需求,投入上千万元,提升整个园区的供水供电能力,同时在建设过程中紧跟企业需求,打造当年开工当年投产的“赢家速度”。更让企业感动的是,该公司投产后,于都县快速跟进,很好地解决了企业用工问题。赢家一期工程开工,预计招聘800名员工,该县却为企业招聘员工1600余人。如今,该公司在开足马力生产的同时,正准备上马二期工程,预计今年税收将突破2000万元。

    “赢家的落户是于都项目建设快速有序、企业服务精准有效的最好演绎。今天,于都已经到了转型发展的关键时候,面对新局面、新挑战,我们不仅要在工作效率上有所突破,也要在工作方法上转变思路,量身定做地为企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优质服务,让企业落得下、留得住、发展得好。苏区振兴发展等不起、慢不得,我们不仅要打造‘赢家速度’,也需要更多的‘赢家服务’。”该县县委书记蓝捷说。

    有了“赢家”的先例,该县便成了推进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的“赢家”。一方面是政府大胆突破、勇于让利,另一方面是大量优质项目和资金纷至沓来。去年以来,该县紧抓其作为苏区振兴试验区的发展机遇,瞄准全国500强、央企、跨国公司等招商项目,为重点招商对象“一对一”地制定招商方案,给予政策扶持。

    为加快项目建设步伐,确保重点工业项目如期开工建设,于都县专门成立了重点项目建设领导小组,为每位县领导安排挂点的重点项目。该县四套班子领导带头深入一线,研究问题,化解矛盾,亲力亲为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难点、节点问题。该县按照“一个项目、一支队伍、一套方案、一块牌子、一张分月倒计时工作时序安排表”的“五个一”工作机制,科学制订实施方案,将年度任务细化分解,责任到人,确保项目如期开工竣工。同时,推行服务办事承诺制、首问责任制、服务质量评议制等一系列量化考评制度,不断优化办事程序,对企业实行“保姆式”服务。通过设立中小微企业创业“风险补偿铺底资金”和推出“财园信贷通”等融资业务,帮助企业缓解融资难题;完善了县、乡、村三级招工网络,及时发布企业用工信息,缓解企业用工难题。同时,该县专门为重大项目设立“绿色通道”,采取限时办结、商务秘书全程代办等制度,为客商在投资过程中提供优质服务,争取早开工、早投产。

    有了服务效率和质量的提升,该县便迎来了大项目、好项目花开满园。今年1月至10月,该县实际利用外资6694万美元,同比增长22.1%,位居全市第3位。全县新增入园企业25户,新开工企业16户,新投产企业9户,引进5000万元以上项目11个,其中超亿元项目7个,呈现出原有企业追加投资、大型外来企业争相投资的良好发展态势。

    (本版图片由于都县委宣传部提供)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