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05日
连日来,在赣县大田至大埠公路改造项目施工现场,挖掘机轰鸣,数十台装载车穿梭不停。该项目总投资约4100万元,于今年9月开工建设,预计明年底前完工,完工通车后将有助于提升该县南部山区乡镇的整体交通质量,激活红色生态旅游资源,加快特色产业发展。
赣县南部乡镇俗称“南山片”,境内重峦叠幛,有全县第一高峰水鸡岽。很长一段时间,受困于大山的阻隔,“南山片”经济相对落后。地处该县北部的五云、沙地等乡镇因“国道经济”日渐走弱,正谋求转型。东部乡镇拥京九铁路、323国道、厦蓉高速等交通便利及其他利好因素,发展势头日趋强劲。
近年来,赣县树立并遵循“全县一盘棋”理念,统筹推进区域发展,并将改革振兴的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城乡群众。
在融入赣州市中心城区的进程中,赣县审时度势,将自身定位为中心城区的“后花园”和“菜篮子”。该县出台发展现代服务业指导实施意见,大力扶持客家生态休闲旅游产业,精心经营,打响品牌,靠大联强,倾力建设好大赣州的“后花园”。地处大山深处的长洛乡充分利用山水资源优势开发峡谷漂流、农家乐等休闲旅游产业,让当地群众既富了口袋也富了脑袋。有“赣县珠穆朗玛峰”之称的小坪乡则开发瀑布、溶洞等资源,敞开山门引来八方游客。今年1月至10月,该县接待旅游人数为165.4万人次,同比增长6.3%;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23亿元,同比增长14.9%。该县还把中心城区“菜篮子”做大做优,将蔬菜基地布点到五云、白鹭、王母渡、韩坊、三溪等乡镇,配套跟进水电路网,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城市民间资金到乡镇发力,目前,全县商品蔬菜种植面积约10万亩。地处该县南部山区的小坌乡得益于“菜篮子”工程实施,将小辣椒产业做得风生水起,现已成为中国南方小辣椒主要集散地之一。
通过多年来的打拼,工业已撑起赣县县域经济的“半壁江山”。境内的赣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采用“一园三区”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高新企业遍地开花,现有企业200余家,提供就业岗位5万余个,每年进入园区就业、在城区安家的农民工成倍增长,目前该县县城常住人口已突破12万人。在北部乡镇储潭,该县设立了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大胆创新探索,出台实施“规划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管理体制”等“六个一体化”模式,苦干实干,目前多条主干路网、幼儿园等公共设施已建成或即将完工,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等“软服务”紧密跟进,城乡互动区等项目加快实施。
为统筹区域发展,赣县统筹好工农业发展,在经营好赣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同时,着力发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赣州市中心城区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的“示范带动”效应。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有清溪、桃江、大湖江三个园区,带动全县19个乡镇经济强劲发展。该县财政每年安排400万元专项资金并整合涉农资金用于农业示范区建设,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约7亿元,撬动社会资本约20亿元。一大批新型农业合作组织脱颖而出,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82家,其中省级示范社5家,带动周边近10万农民走上增收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