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08日
初冬季节,瑞金市叶坪乡2200多亩蔬菜基地仍然绿意浓浓。菜农根据季节种植不同品种的蔬菜瓜果,一年四季源源不断地往各地超市、酒店、菜市场运送绿色蔬果,换回花花绿绿的钞票。据了解,仅种植蔬菜一项,让当地农民户均增收上万元。近年来,以蔬菜、瓜果及其他生态食品为主的“绿色经济”,成为瑞金市助农增收致富、领跑经济转型发展的火车头。
规模化生产
促产业基地迅速壮大
泽覃乡光辉村的田野里一片白花花的大棚,农民在西瓜田里忙着采摘余果。去年,该村西瓜产业的总产值1000多万元。尝到了甜头的瓜农,今年种植面积又增加了近百亩,总面积近千亩,带动就业人员近200人。
瑞金市因地制宜,在农户自愿的前提下,引导农户与村委会签订土地流转委托协议,再由村委会流转给种养大户。或由种养大户与农户自主协商,直接从农户手中租赁土地用于发展脐橙产业。该市通过流转土地,不断壮大产业基地,实现产业规模化。据统计,目前,瑞金市已发展200亩以上的商品蔬菜基地4个,50亩以上的茶叶大户11户,20亩以上白莲种植大户70余户,2000亩以上仙草种植大户2户;建成林下绿色食品无公害瓜菜、天然土特产、食用菌等绿色农产品基地6个,面积逾1.5万亩,并在林区建立5万头绿色生猪、800万羽绿色家禽、6000吨绿色特种水产等绿色渔牧产品生产基地6个。此外,包括养宝、香山等农企在内的近10个现代农业示范核心区也已初步成型,位于叶坪乡田坞片区的万亩规范化商品蔬菜基地正在全速推进。
组织化管理
促农民农企抱团致富
“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从品种选择、种植管理,到上市销售,都有专家‘一条龙’指导,今年我仅凭西瓜一项就增收了7000元。”12月5日,瑞金市叶坪乡生态果蔬专业合作社社员钟新发高兴地说。
近年来,瑞金市积极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种养大户等发挥带头作用,围绕主导产业、特色优势农产品,创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相关涉农部门充分发挥网络、设施、人才等优势,积极领办、创办与农民联办各种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行业协会,为农民提供系列化综合服务,有效解决农民在生产中面临的信息、农资、技术、管理等难题,建立助农增收的长效机制。在“三送”工作中,各“三送”工作队在所驻村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同时,该市所有的农业发展项目资金也向专业合作社倾斜,以促进合作社走上规范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
目前,该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覆盖了脐橙、烟叶、白莲、蔬菜、鸡鸭鹅、猪牛兔鱼等种养产业,发展数量达410家,其中国家级示范合作社1家、省级示范合作社10家。为进一步提高合作社和涉农企业的组织化程度,去年7月,该市又成立了江西省首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联社。合作社联社通过统一农资供应、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管理技术、统一开拓市场、统一果品销售,有效解决了零散农户资金少、无技术、无销路、风险大的问题,实现了由“单打独斗”到“抱团致富”的转变。该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收入增长迅速,5万户农户实现增收致富。
品牌化经营
促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在“红井”所在的瑞金市沙洲坝镇沙洲坝村,村民巧打“红井”牌,发展“红井”莲子、“红井”瓜子、“红井”米粉等系列产品,产品远销东南亚。近年来,瑞金市农产品争创“绿色牌”走品牌路,绿色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绿色品牌在全国范围内越叫越响。
为加快绿色品牌建设步伐,瑞金市每年安排100万元资金,用于对绿色农产品品牌创建和提升进行奖励。对获得中国名牌产品或中国驰名商标的奖励10万元,获得江西名牌产品或省著名商标的奖励5万元;被认证为绿色食品的奖1万元、有机食品的奖2万元,初步形成了“政府推动、企业主动、市场拉动”的良性互动格局。同时,瑞金市与高等院校、科研所联姻,借助对方的力量,研发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绿色产品,并在产品保鲜、贮运、加工、包装等环节上引进吸收一批先进技术,着力塑造品牌形象,提升品牌的科技含量,促进农产品品牌做大做强。目前,该市拥有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5家;有通过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9个、无公害农产品4个、绿色食品3个、有机食品1个;有全国、全省知名商标共5个,江西名牌农产品2个。
一系列措施,一连串实招,让瑞金的绿色品牌之路越走越宽,越来越多的老区人民受益于此摆脱贫困,走上了发家致富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