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old>> 赣州财经频道>> 赣州县域经济 >> 正文内容

土地变成“活资产”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09日

    给农民承包的土地上户口,办身份证,让土地变成“活资产”。12月7日,笔者深入全南县,了解该县正在进行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

    “这地以后不管谁种、怎么种,承包权都是我家的,一看证就能找回来。”刚从白莲产业合作社拿回3000元租金,全南县陂头镇陂头村村民王祥生高兴地说。

    其实,王祥生早就想把地流转出去。可盘算来盘算去,他还是放不下心。“5亩地分成了8块,村南村北都有,后来又跟村里人换了地,时间一长自己都搞不清。这要是再流转给人家,以后找不着怎么办?一家人吃什么?”而促使王祥生下定决心的,正是眼下推开的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

    “现在把土地租出去,每年有租金收,即使我要收回土地,那地也是一分都不会少。”土地确权让南迳镇大田村村民谭日兴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谭日兴说,过去分地,全村老百姓都到场,用尺子一点一点量,难免会有误差,现在有影像图、精密仪器,谁家的地多大、在哪,电脑数据说了算。大家的田都有凭证,就不用考虑原有的界限,纠纷也就少了。

    农民没有了后顾之忧,也为规模流转土地打下坚实基础。“我现在一个星期做的事,要放在以前三个月也搞不成。”金龙镇烧斗村葡萄种植户黄锦华说,“以前,一家三五亩地,散落在七八处,过去想流转连片的地,难着呢,总有几家谈不拢,他们就怕以后不是自己的地了。现在有了凭证,土地流转很方便。一个星期130亩土地就流转到位了。过了年,我准备再流转200亩。”

    中寨乡中坑生态蔬菜基地负责人杨晓华也感受到了土地确权带来的便利。杨晓华介绍说,前几年,他返乡创业,利用中坑村的土地建了一个生态蔬菜种植基地。花了很大精力才流转300多亩土地,由于农户担心自家的地被“同化”而隔三差五跑来要求退租,致使土地不能统一规划,严重影响公司的发展。土地确权后,问题就解决了。“因为确权带来的是有据可依,农户就不来闹了,而且小块的土地可以整理变大,实行规模化种植。”杨晓华说,“土地问题解决了,公司的经济效益就上去了。”

    “土地确权之后,相当于把土地承包权变成了农民的存折,装到‘挎包’里,变成‘活资产’。”全南县农粮局农村经营管理站站长刘国雄说,想进城的农民,可以把土地流转给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合理开发,以土地换收入、换股权。想种地的农民,可以用土地抵押贷款,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土地流转加快了,少数农民可以种更多的地,实行农场化经营,还可以推动农业现代化,减少土地抛荒,增加耕地面积。

    “土地确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实现倍增效益。”刘国雄告诉笔者,通过明晰产权权属,盘活农民手中的“沉睡资产”,加快了农村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进程,为农村和农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目前,全南县实现土地流转3.8万亩,涉及农户近1.5万户,培育了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百亩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0余家,形成了蔬菜、葡萄、厚朴、白莲、蝴蝶兰等产业,增加了农民收入。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尹其奇 钟赣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