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11日
|
||
|
||
|
||
|
||
|
||
|
||
|
□陈科珍 特约记者赖福鑫 记者曹友春
兴国是一块红色的热土,也是一块客商投资兴业的沃土。
今年以来,兴国县抓住赣南苏区振兴发展重要战略机遇,紧紧围绕工业强县战略,以“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工业化为主导,以大开放为动力,以项目建设为支撑,抢抓承接产业后转移等重大机遇,创新招商引资工作思路,不断拓宽招商引资领域,以大开放谋大作为,大招商促大发展,掀起了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热潮,用大投资、大项目加快苏区振兴发展步伐。
一个个不断攀升的数字令人振奋:1月至10月,实际利用外资6606万美元,同比增长35.15%;外贸出口实现2187.25万美元,同比增长3.7%;实际利用省外5000万元以上项目资金16.8亿元,同比增长12.75%;其中亿元项目进资13.41亿元,同比增长54.49%。
A
央企项目对接 提升产业内生动力
宝华山集团水泥板块业务通过与中国建材集团合作,去年实现销售收入4亿多元,当年上缴税收2000余万元,企业累计上交税收同比增长658.7%,预计今年可实现销售收入5亿元,上缴税收4000万元。目前9.3MW纯低温余热发电及水泥粉磨站生产线配套建设已经完成项目可研报告及选址,企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央企拉动效应逐步显现。
兴国县牢牢抓住赣南苏区振兴发展重要战略机遇,紧密沟通对接,做到“早关注、早研判、早沟通、早落实”,积极抢抓“央企入赣”契机,全面深化与央企的合作,从自身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出发,重点围绕产业链延伸、应用产品研发、新材料制造、企业转型升级和并购重组,积极寻找与央企合作的契合点,瞄准氟化工及矿产品深加工、军工及其配套、机电制造、新型建材等方面,认真策划和包装,着力引进一批央企投资项目,建成一批对接合作基地,培育一批优势产业;并建立一套工作班子对接服务一个央企项目的工作机制,力争央企项目早落户、早投产、早见效。目前,该县与中国兵器集团、中国建材集团、中化蓝天集团、中航国际粮贸有限公司、中电投集团和神华集团等6家央企项目成功对接。其中,中电投在该县茶园投资7.8亿元的风电项目进展顺利,现已完成道路建设4000万元,采购风机42台和其他设备共计1.6亿元,预计今年可完成部分风机的安装;神华火电项目已完成项目预可研专家评审,并在兴国县埠头乡垓上、玉口等地进行优化选址。
B
创新招商方式 提高招商引资水平
今年4月,兴国县抓住东莞(兴国)商会召开成立大会的契机。组团对接,积极推介兴国、宣传兴国及执行西部大开发等利好政策。会上与东莞(兴国)商会签订了在该县建立返乡创业园意向项目,以及机械制造、电子商务等多个项目。
兴国县立足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政策优势,不断创新招商方式,全面开展多元模式招商。开展团队招商。组建了15支由县领导带队,一个至二个责任单位组成的招商团队和23个招商小分队,将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个团队。突出重点招商。突出招大引强,重点引进大项目、引进好企业,着力瞄准符合兴国县产业发展方向的国内外500强、央企国企、跨国公司、知名民企等产业核心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开展招商;依托并整合矿产、农副产品、生态红色旅游等优势资源,重点围绕矿产品精深加工及氟化工产业、机电制造产业、新型建材产业、现代农业产业及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现代服务业及文化旅游业等五大重点产业,实行产业招商。完善平台招商。由县领导带队、各招商责任单位组团分赴上海、北京、广州、汕头、深圳、东莞等地进行开展项目对接,先后与中航上海粮油贸易有限公司、中国兵器集团及北方材料院、广州金科烟叶再造有限公司、广州秀语化妆品有限公司、东莞兴国商会、新余恒真新能源公司等进行了投资洽谈,并邀请了江西济民可信集团、东莞电子商会、宁波鄞州宏兴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等来投资考察。分别与广东宇辉电子、宁波鄞州宏兴旅游发展有限公司、香港智业国际投资公司签订了项目投资合同,合同投资额达13.5亿元。拓宽渠道招商。充分利用“2014赣港经贸合作会”“中国(厦门)投资博览会展”等活动平台和契机,广泛开展项目推介。通过定位定向招商、以商招商、委托招商等方式,先后在深圳、东莞、杭州、厦门等地开展了常驻招商,切实将招商战线前移,积极承接东部沿海地区工业产业转移。以兴国县商务之窗为平台,广泛宣传该县红色文化、堪舆文化、特色产业、招商环境,积极开展网络信息招商。
兴国县还实行专业招商与全民招商相结合、招大引强与中小项目相结合、招商引资与培植壮大本土企业相结合等,拓宽招商引资模式,全面掀起招商引资热潮。
C
优化发展环境 推进项目履约落地
12月9日,江西赣州国泰特种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建设现场一片繁忙,车辆来回穿梭,生产车间、库房大部分已封顶,并进入装修阶段。兴国县为确保该项目顺利施工投产,专门成立了项目指挥部,该县领导任总指挥,20多个相关单位派出专门人员,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确保工程项目快速推进。
今年,兴国县扎实开展项目落地年活动,将2013年以来,省市重大节会招商项目的落地任务分解到各个责任县领导和责任单位,按照“谁引进、谁负责、谁主抓、谁落实”的原则,实行“包引进、包服务、包落地、包投产”的终身服务制。对重点招商引资洽谈项目,实行“一个项目,一名至两名责任县领导,几个责任单位”的包引进、包服务的工作机制,推动项目的引进和落户。针对在建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建立了县领导挂点推进在建项目制度,按照“一个项目、一个挂点县领导、一个领办单位、一套人马、一张倒排工期表、一抓到底”的六个一原则,层层分解任务,保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形成快速推进的良好机制。
兴国县把为企业营造良好的环境摆在与招商同等重要的位置,把投资客商的满意作为衡量服务成效的重要标准。着力优化办事程序,全面推行企业挂点联系服务制、外商投资项目代理制、重大引资项目联席协调机制、外来客商投诉处理机制、全民安商机制,从企业注册登记、备案、立项、供地、办证、办照等手续,由项目引进单位负责,实行全程跟踪代办服务,限期办结。为更好地推动和服务外贸经济发展,该县多次与赣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联系沟通,经赣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同意,在该县设立赣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兴国监管办公室,目前,各项工作已全面完成,基本实现了外贸企业“当地报检,就地监管”的通关模式,给企业带来了“提速、减负、增效”的便利。该县还强化安商服务,制定了《兴国县招商引资项目安商服务工作考核方案》,实行“一个项目、一个单位、一套方案”的服务机制,一对一服务企业发展;实行一月一调度、一季一考评、年终总考核“的考核机制,将安商服务综合评价情况与招商引资工作一起奖惩。同时,对重大洽谈项目、重点落地项目、重要招商活动及招商目标任务等实行督查督办,定期通报;对企业投诉受理,实行台账销号制,限期整改。
(本版图片由兴国县委报道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