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old>> 赣州财经频道>> 赣州县域经济 >> 正文内容

好客会昌,风景这边独好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12日

    会昌氟盐化工产业及有色金属业基地。

    盛开如莲的汉仙岩旅游区。

    会昌县招商引资签约现场。

    □特约记者肖良  记者彭雪英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80年前,一代伟人毛泽东在会昌,豪迈挥笔,写下这不朽名言。
 
    今天,依然在这片土地上,在振兴发展的热潮中,会昌人民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干劲,创新招商思路,突出招商重点,完善园区建设,让优势资源“活”起来,打造经济增长强力“引擎”,全力谱写“风景独好”新篇章。
 
    A
 
    画好“导航图”
 
    实现精准招商
 
    会昌县招商引资的硕果,来源于明确的定位。
 
    依托资源优势,会昌县厘清招商思路,明确以氟盐化工、有色金属、食品药品及轻工业、新型建材、旅游、现代服务业、生态农业等七大产业进行招商,建立招商项目库,编制七大产业招商路径,实行精准招商。
 
    近日,翻开会昌县对外招商工作手册,记者看到,七大招商产业都标有资源优势、发展思路、产业布局、发展方向等详细内容,列出招商“导航图”。对招商项目库进行梳理、更新和完善,分门别类编制了132个招商项目,让招商更具针对性。
 
    今年以来,会昌县围绕自身产业定位和规划布局,重点打造南部氟盐化工和有色金属精深加工板块、中部食品药品和轻工业板块、北部新型建材产业板块的三大工业板块,培植七大重点产业,招商引资的领域进一步扩展。
 
    立足对接“赣南苏区振兴发展规划”和“西部大开发”政策,综合考虑国家产业政策,结合会昌县资源、市场、技术、能源等要素,该县组建了围绕七大招商产业的八支专业招商队,根据“导航图”,有的放矢,招大商、选优资,实现招商引资由速度领跑到质量为先。
 
    今年9月,会昌县引进湖南轻盐集团公司,投资1.95亿元,增资扩股江西九二盐业,进行食用盐、工业用盐和氯碱化工及下游延伸产品生产与销售。这将带动会昌九二盐业整个产业的升级,并带活大批下游企业。
 
    这是会昌县在精准招商中实行链式招商,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典型一例。根据产业发展规划,会昌以现有企业为基础,瞄准壮链、延链、补链项目,进行上、中、下游产品配套招商,向更高层次上的产业招商转型,全面提升产业化水平。
 
    此外,会昌县还推动浙江红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新建水泥窑协同处理固废项目,对原有的水泥项目实现壮链;同时,筹划实施了石磊氟化工年产500吨六氟磷酸锂、鹰鹏化工异地搬迁等扩链补链项目。
 
    今年1月至10月,会昌签约引进项目22个,总投资57.45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个,实际进资达11.5亿元。在这些引进企业中,有世界500强的江西大唐国际新能源有限公司,有大型企业北京天润新能投资有限公司,有行业龙头企业湖南轻盐集团公司等,将大大提升该县经济发展的龙头驱动力。
 
    B
 
    算好“民生账”,做到统筹推进
 
    在招商引资中,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工业项目。然而,会昌县在招商引资中,明晰产业定位和布局,统筹推进第一、第三产业发展。
 
    今年9月,江西兴业源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会昌县签约,总投资2亿元,经营苗木新品种研发、水果种植,果品加工、贮存、销售等。
 
    农业招商项目,不仅能带来当地财政收入的增加,更重要的是能带动当地百姓增收,促进地域经济发展。这同样也体现在第三产业的发展上。
 
    依托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悠久、内涵丰厚的人文景观,今年,会昌县成立了旅游发展投资有限公司,聘请专家对该县旅游的整体定位、景点规划、包装推介进行重新策划。同时,该县还成立汉仙岩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对汉仙岩景区资源进行重新整合、打造。
 
    三产并进,统筹全局,会昌县招商引资以人为本,算好“民生账”,一批助发展、富民生的项目正在落户投产。今年前10个月签约的22个项目中,农业项目有3个,总投资3.1亿元;三产项目1个,总投资2亿元。
 
    会昌县在招商引资中注重民生,算好“民生账”,还体现在对污染企业的一票否决,对青山绿色的细心呵护,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统筹推进,协调发展。
 
    会昌县坚持对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实行“一票否决”制,对污染企业坚决说“不”,所有新上项目必须经过环评,全面淘汰高能耗、低产值、重污染的企业,为绿色工业经济留足发展空间。今年,该县拒绝了5个欲来投资的项目,总投资14亿元。
 
    对已投产、但有污染的企业,要求停产整顿。今年,会昌县对湘江河流域进行治理,沿江的10多家排污企业全部停产整顿。
 
    在停产整顿、关闭拒绝高污染、高耗能企业的同时,会昌县还积极支持企业技改,降低能耗,低碳排放。
 
    会昌县财政还安排500万元创新基金,专门用于奖励企业建设研发机构、进行技术改革、开发专利产品等。
 
    C
 
    栽好“梧桐树”,推进项目落地
 
    平台是项目的基础,会昌县加大台商创业基地、氟盐化工产业基地和西江工业园区三大平台建设,增强项目承载力,推动项目落地。
 
    氟盐化工产业基地位于会昌县筠门岭,毗邻广东、福建两省,2011年6月被省工信委批准为江西省唯一的氟盐化工产业基地,基地规划面积1万亩,已开发近3000亩。计划打造成为以氟盐化工为主体,以基础盐化工为配套,以精细盐化工为补充的国内一流的特色型氟盐化工基地。目前,落户氟盐化工产业基地的骨干企业有江西九二盐业年产60万吨真空制盐和年产30万吨离子膜烧碱项目、石磊氟化工年产5万吨氢氟酸和年产500吨六氟磷酸铝项目。
 
    台商创业基地位于会昌麻州,2011年2月22日经省发改委批准为省级产业基地,是会昌县重点打造的综合性产业基地,规划面积6000亩,总投资40亿元,主要产业涵盖生物(制药)、食品、服装、电子信息等领域。目前,已有赣州(会昌)都市王牌服装有限公司、会昌奥普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落户基地。
 
    西江工业小区正进行规划设计。
 
    建好园区,集聚效应增强,洼地效应凸显。在今年上半年新引进的8个项目中,落户台商创业基地的6个,落户氟盐化工产业基地的1个,进入园区的占项目的87.5%。
 
    用地审批是项目建设的难点,为此,会昌县出台用地管理办法,公开透明操作流程。对需要用地建设的项目,进行实地测算,按规定程序办理。本着集约、科学用地的原则,审批土地不总是凑十百千的“整数”,而是按实际需要审批。对于批了用地但又久拖不动工的项目,明确退出机制,收回土地。日前,会昌县就终止了两个项目合同。
 
    在推进项目建设中,会昌县优化发展环境,强化全程服务。按照“谁引进、谁负责”的原则,从项目前期洽谈到落地全过程,推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抓到底”的服务机制,加大力度协调解决在项目核准、审批、环评、用水、用电、用工以及产业配套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去年以来,会昌县在省市组织的重大招商活动上签约项目16个,截至目前,已竣工投产项目6个,在建即将竣工项目5个,开工项目3个,框架协议转正式合同项目2个。
 
    会昌县七大招商产业
 
    一、氟盐化工产业
 
    会昌县是全国唯一同时拥有岩盐和萤石资源的矿产资源大县。县境内岩盐资源已探明储量19亿吨,氯化钠品位52.9%;萤石资源已探明储量200万吨以上,远景储量500万吨以上。会昌县氟盐化工产业基地于2011年6月被省工信委批准为江西省唯一的氟盐化工产业基地,这对氟盐化工项目的立项、环评、安评、用地等方面具有较大的政策优势。
 
    目前,落户氟盐化工产业基地的骨干企业有九二盐业年产60万吨真空制盐和年产30万吨离子膜烧碱项目、石磊氟化工年产30万吨氢氟酸项目。主要产品有食盐、工业盐、烧碱、盐酸、氢氟酸等。
 
    会昌规划以氟化工为主体,以基础盐化工为配套,以精细盐化工为补充,用8年时间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特色型氟盐化工基地;以萤石资源和盐资源为基础,以氟材料、钛材料、工程塑料、纳米材料等化工新材料为发展重点,打造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二、有色金属产业
 
    会昌位于我国南岭钨锡多金属重要成矿带的东段,锡、铜、金、镁、铝、铅等储量丰富。目前已发现并探明储量的锡矿床共4处,截至2011年末,保有锡金属量10.28万吨、远景储量10万吨以上;铜金属储量达2.9万吨,铜资源潜力可达100万吨以上。
 
    会昌将围绕有色金属优势企业和龙头产品,整合各种资源,延伸产业链,增强产业配套能力,不断壮大产业实力,形成稳定、持续的竞争优势集合体。根据该县产业现状和发展条件分析,经过3年至5年的振兴和发展,可形成“二个精品矿区二个精深加工基地”的产业格局,重点发展锡、铜产业。
 
    三、食品药品及轻工产业
 
    会昌传统食品品牌优势和现代技术优势兼备。从门类看,有米面食品、豆制食品、果蔬食品。从产品看,有会昌米粉,会昌县是中国米粉之乡;有会昌酱干,在清代嘉庆年间,被官府指定为贡品;有种植生产加工一条龙的茶叶、有机食用油、蜂蜜等食品生产企业几十家;还有一批生物制药、食品包装、机械制造等配套企业。
 
    依托台商创业基地,会昌将大力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和制药、服装、电子等产业,提高产品附加值,重点发展米粉、酱干、茶油、酸枣糕、生物制药、轻工业等,积极支持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实现更多出口创汇。
 
    四、新型建材产业
 
    会昌境内有白云石、石灰石、高岭土、硫铁矿、花岗岩等资源。境内可供开发白云石矿储量达182万吨以上,可供开发石灰石矿储量达20933万吨以上,可供开发的高岭土远景区矿石量达2204.86万吨以上,硫铁矿探明远景储量达千万吨以上,可供开发的建筑板材用花岗岩资源位78万立方米以上,建筑石料用花岗岩资源位16.8万立方米以上。
 
    会昌将大力实施非金属矿开发示范工程,不断提高新型建材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从精细加工中间产品不断向下游终端和高端技术产品领域渗透,迅速提升会昌县建材产业的整体规模。重点加快水泥、建筑陶瓷、新型建筑材料等行业的发展。
 
    五、旅游产业
 
    会昌2005年被列入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会昌碧水、丹山、温泉与古村融为一体,一代伟人毛泽东曾在此写下“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的千古绝唱。会昌有国家4A级风景区汉仙岩风景区,有含毛泽东旧居、粤赣省委旧址、粤赣军区旧址、省苏维埃旧址及少共粤赣省委旧址等在内的文武坝革命旧址群,有会寻安中心县委旧址(邓小平旧居),有会昌山景区,有汉仙温泉。
 
    依托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和区位优势,会昌将重点发展生态旅游,统筹推进红色旅游、休闲旅游和乡村旅游,深度挖掘以宋城文化、红色文化、客家文化、生态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文化底蕴,全面提升旅游产业发展水平。
 
    六、现代服务业
 
    会昌现代服务业一直处于低水平发展的阶段,只局限于满足居民的基本生活需要。
 
    会昌现规划扩大准入领域、放宽准入条件,打造现代生产型和现代消费型两大功能服务平台,促进两类服务业超前发展,重点加快旅游、商贸、金融、现代物流、中介服务、餐饮酒店和文体娱乐、房地产和社区服务等行业的发展。
 
    七、农业产业
 
    会昌全县耕地面积26.24万亩,全年水稻播面47万亩,粮食产量19.2万吨,脐橙种植面积16.7万亩,产量12万吨,另有烟叶种植、蔬菜基地、茶叶花卉等。现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7家,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6家。
 
    按照打造朝阳产业,挖掘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的规划,依托现有资源,会昌将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现代农业,发展花卉苗木、中药材、食用菌、旅游食品等产业。
 
    本版图片由会昌县摄影家协会提供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