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赣州民生频道>> 赣州社会新闻 >> 正文内容

七里镇窑址考古发掘有重大成果: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30日

 七里古窑址周屋坞揭示的一处多次改、扩建的宋代龙窑窑室,最宽达4.2米,是迄今发现的全国最大窑室。

    七里古窑址最近出土的部分瓷器。

 

    □记者幸菲菲 特约记者章璋 文/图

    12月29日,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故宫博物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等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汇聚章贡区水东镇七里村,评估七里镇窑址的遗产价值。

    据了解,整个窑址分为东区(上窑)、南区(中窑)、西区(下窑)三个地段,现有窑包堆积16处,遗址总面积2平方公里。七里镇窑自晚唐创烧以来,宋元曾鼎盛一时,到明中期停烧。所烧产品主要有晚唐五代时期的青瓷与白瓷,宋元时期的青白瓷与酱釉瓷以及黑釉瓷,产品曾经漂洋过海外销到韩国、日本等国,是江西宋元四大名窑之一。1959年被列为第二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为配合国保单位保护规划的编制,找到七里镇窑的代表性产品,弄清七里镇窑的制瓷年代与各时代产品风格,并对其遗产价值进行科学评估,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14年7月至12月,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赣州市博物馆联合对七里镇窑址的周屋坞与赖屋岭两个窑包进行了主动性考古发掘。

    截至目前,在两座窑包的4个发掘区共发掘出土了3条龙窑和近3万件各种釉色的宋元瓷器。这次对七里镇窑址的考古发掘,是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继1986年、1991年之后的第三次发掘。出土遗物以瓷器和匣钵、垫饼等装烧工具为主,属于窑业垃圾。瓷器主要有五代时期的青瓷、北宋早期的乳白瓷、北宋至南宋时期的青白瓷与酱釉瓷、南宋至元代的黑釉瓷等五个品种,不见有明代的窑业垃圾。因此,从目前出土瓷器来判断,七里镇窑应该是始烧于五代,终烧于元代。

    专家学者实地考察了考古发掘现场和出土文物,听取了考古队的汇报后一致认为,七里镇窑址考古发掘工作科学、规范,地层层位关系清楚,遗迹、遗物丰富。发现了从五代到元代的清晰地层,对探讨七里镇窑的生产史和青白瓷的始烧年代等学术问题具有重要价值。在周屋坞揭示的一处多次改、扩建的宋代龙窑遗迹,最宽达4.2米,是目前全国所见的最大窑室,窑尾遗迹保存较好,这对研究宋代龙窑的体量大小和装烧量提供了新资料,是古代窑炉考古的重大发现。鉴于七里镇窑址具有重要文化价值,专家学者建议尽快启动七里镇窑址国保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适时启动七里镇窑址公园的规划编制工作,做到全面、长久保护好七里镇窑址这一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并及时对已发现的重要窑炉遗迹采取保护措施。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