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保险商——金盛保险总裁及CEO马哲明(以下简称马)明显有挫败感:虽然中国市场的确如外界所言遍地“黄金”,但“黄金”并非唾手可得。人们告诉他:“金融海啸发生前我们就不信任金融机构,海啸发生之后我们就更加不信任了。”他的“惨痛”发现是,如果希望掘金中国,征程才刚开始,第一件要做的事竟然是回到零点:让公众找到信任感。
保险业信任度排名靠下
北京晨报:您推出“个人理财需求分析”建议模式,是希望摆脱产品促销的营销方式,让公众找到信任吗?
马:从各行业的信任度排名看,保险行业是排名非常靠下,中外都充斥着对它的不信任。我们的调研回馈信息表明,若要成为市场首选,根本的方法就是要重新定义行业标准,因此,获得公众的信任是我们乃至整个行业要做的第一步。
北京晨报:目前是推出它的好时机吗?
马:我认为现在是最佳时机。当前形势下,投资市场前景不明,通胀预期不期而至,房价居高不下,多数中高端消费者在刚经历一场动荡市场的阵痛后,愈发对多变的环境感到困惑,并认识到对未来生活的准备不足。
八成中高端消费者独自理财
北京晨报:您认为新模式在中国会有市场吗?
马:我们最新的调查显示,只有18%的中国中高端消费者在理财时,寻求过专业顾问的帮助,而在市场较成熟的新加坡,数字是43%。虽然对财务规划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但大多数中国消费者仍未能找到真正可以帮助他们改变准备不足现状的专业建议。
北京晨报:“个人理财需求分析”如何转化为收入呢?
马:转化建立在客户的信任之上。市场上99%的理财规划围绕“钱”,我们是余下的1%围绕“人”做规划。我们不紧盯客户的钱包,而是真正去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人生需求。在获得公众信任后,他们会更愿意在我们的帮助下为自己及其家人和朋友更广泛的人生财富规划。
北京晨报:您发现市场上已经有了不少“个人理财需求分析”的跟进者吗?
马:是的,但是我的反应会让你感到意外——我认为,如果越来越多的公司使用这种模式,对行业来说是件好事。因为我们所面临的信任危机,是整个行业的信任危机。作为一家中型的保险公司的我们,希望可以影响到同伴,甚至整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