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1月12日
□赵燕华记者廖福玲
随着《若干意见》的出台实施,近年来,赣州的金融机构加速聚集,机构体系逐步健全。目前,赣州已成为周边四省九市金融机构聚集度领先、金融及类金融机构门类较为齐全的城市——
江西省银监局于2014年12月22日正式批复同意中信银行赣州分行开业,标志着中信银行正式进驻赣州。这是我市的第19家银行,也是央企入赣的重要成果之一;
2014年6月5日,深圳前海股权交易中心赣州办事处正式成立。这是该中心在广东省外设立的首家办事处;
2014年6月开始运行的江西赣南金融资产交易中心,已实现交易金额接近10亿元,这是我省第一家、全国第9家金融资产交易中心;
2014年2月,全省首家网络小额贷款公司——赣州市宇商小额贷款公司开业,截至11月末,已累计放贷4.06亿元;
……
据统计,目前,赣州拥有各类金融机构158家,其中银行业机构18家、证券业机构13家、期货经纪公司3家、保险业机构28家、交易场所3家、小额贷款公司36家、融资性担保机构24家、典当行23家、基金管理公司7家、融资租赁公司1家、商业保理公司1家,初步形成了类型多样、组织健全的金融体系。目前,赣州已成为周边四省九市金融机构聚集度领先、金融及类金融机构门类较为齐全的城市。
金融机构加快聚集
“赣州的经济与社会建设发展很快,尤其是《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实施,为赣州的发展增添了无限活力。为加大对赣南苏区的金融扶持,更好地服务当地百姓,中信银行决定进驻赣州。”日前,中信银行赣州分行的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了解,截至2014年12月25日,中信银行为赣州辖内批复授信融资规模达110亿元,中信银行赣州筹建组通过中信银行南昌分行共为赣州辖内企事业单位投放超30亿元。中信银行总行为赣州分行开业下达了专项信贷额度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不仅如此,在2014年5月8日,九江银行赣州分行正式开业,这是九江银行在赣南设立的首家分行。目前,赣州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达19家。在证券方面,长城证券、招商证券、国信证券和华融证券等分别在赣州设立营业部;国盛证券在赣州所有县(市、区)开设营业部,实现了全覆盖,营业部总数达35家。
2014年5月,江西赣南金融资产交易中心获省政府金融办批准设立。“该交易中心的成立为全省的金融流转打开了通道,只要是金融类产品,就可以进行包装、实现交易。”该交易中心副总裁陈义盛说。
2014年6月5日,深圳前海股权交易中心赣州办事处正式成立。该交易中心董事长胡继之表示,赣州办事处的成立初步形成了共同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题的合作共赢机制,今后一旦企业在前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展示,可能会引起世界各地投资者的关注,从而扩大企业的影响力。
此外,在2014年,赣州新开业2家小额贷款公司、2家融资性担保机构。由赣州发投集团发起设立的控股公司江西易泰融资租赁公司增资扩股到3亿元,业务规模可达30亿元。全省首家商业保理外资金融服务机构——天平九州商业保理(江西)有限公司也落户赣州。
缘何成为金融“强磁场”
对此,市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边俊杰表示:“《若干意见》中提出,‘鼓励境内外金融机构在赣州设立经营性分支机构,支持和鼓励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起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国家层面政策的支持有利于赣州加快金融机构的引进及设立。赣州近年来不断加快金融创新,也为金融新业态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若干意见》出台实施后,中国保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银监会、国家开发银行也纷纷出台对口支援赣州的实施意见。完善的金融政策支持体系,促使赣州金融业发展亮点纷呈。同时,赣州加快推动金融业改革创新,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在区域金融要素市场先行先试,积极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和发展互联网金融,推进新兴金融业态与产品创新,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金融研究平台和政策智库,为金融机构的引进和设立构建了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赣州的金融发展环境也得到了不少专家的肯定。“赣州的经济正加速发展,特别是没想到,赣州还有几家大的基金公司。”2014年12月,前来赣州参加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工作交流会的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党委副书记胡家夫说,这次与赣州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希望赣州能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实现经济结构调整。
“赣州成为金融‘洼地’,得益于《若干意见》所带来的效应。近年来,赣州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对金融机构的旺盛需求,促使金融机构加速聚集。同时,赣州非常重视并支持金融业的发展和金融机构的引进及设立,出台了《关于加快全市金融业改革发展的意见》及《赣州市加快引进发展金融机构奖励办法》两大含金量极高的文件,为金融机构的加速聚集创造了良好的金融环境。”赣州市金融工作局的相关负责人说。
这位负责人还表示,金融机构的加速聚集将为赣州金融业的发展带来多层效应:形成金融机构的良性竞争,在竞争的环境中加强交流合作,取长补短,趋利避害,互利共赢,共同发展;起到积极的带动效应,吸引更多的金融机构来赣发展,并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对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资源要素形成强大的聚集能力,为金融机构发展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业务资源和平台资源;能够增加赣州金融业总量,加快苏区振兴政策的落实。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