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5年01月29日
|
□记者曾艳华 实习生陈怀志 文/图
来电反映:道路滑腻,路人“很受伤”
近日,市民向女士给本报民生热线来电反映。当天早上,她骑电动车送小孩上学时,途经市中心城区三康庙至江西理工大学非机动车道时,电动车突然车轮打滑,摔倒在地上,导致孩子受伤。向女士起来后发现路面有太多的油垢,应该是在此路段做餐饮生意的摊贩留下的。当天早上,她还看到有两个年轻人骑车途经此地时也摔倒了。向女士希望有关部门能出面解决此类问题,以免更多的人受伤。
接到向女士的电话后,记者立即来到事发现场了解情况。从三康庙转盘至江西理工大学这条道路上,不同程度地留有油垢,特别是公厕到学校门口这段情况更严重。只见近百米长的道路上布满了一层黑黑的油垢,还散发出恶臭气味,路旁人行道上和树底下都有油垢。靠机动车道的花圃上还有不少餐后垃圾被“寄存”在那里。记者小心翼翼走在路面上,鞋底一直有滑腻感,一抬脚差点被滑倒。一名附近商店的老板正好提着一桶水冲洗路边一处油垢,他告诉记者自己经常看到有人在这里摔倒,太不安全了,而道路旁边则林立着近二十家小餐馆。
清扫该路段的环卫工人告诉记者,这里从早到晚都能看到有人摆小吃摊。道路之所以如此滑腻,主要是因为路旁的餐馆经营者和流动小吃摊贩不自觉,将餐厨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倾倒在路旁。时间一长,导致路面结起了一层厚厚的油垢,而这些油垢也让她打扫起来十分困难,经常是刚打扫完毕,过一会儿又有人将油污倒在路上。
一名路过的市民告诉记者,他刚刚骑电动车行至此路段时,刚想转弯,车子就打滑,差点摔倒了。谈到这个现象,住在附近的吴先生十分激动,他对记者说自己认识的几名老人走路或骑车经过这里时都摔倒过。他建议有关部门将这些流动小摊贩取缔,并加大对周边餐馆的管理。
管理部门:餐饮摊点管理难度大
记者就此现象采访了市城市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对于这类餐饮摊贩城管部门管理起来难度很大,从国家到地方都没有出台明确的管理制度,目前城管部门参照执行的是国务院颁布的《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和《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流动摊贩的存在有各方面的原因,有些人是因为家庭困难,要养家糊口;有些是为了降低经营成本,使经济利益最大化等。目前,城管部门主要采取宣传、劝说的方式,告知流动摊贩不能随意占道摆摊设点,影响市容又阻碍交通,但当下的情况常常是执法人员来了,流动摊贩马上就走,执法人员一走,流动摊贩又回来了。受人员的限制,城管部门目前只能对重要路段和区域增加管理力量。
针对江西理工大学附近的流动摊贩问题,该工作人员答复说,城管部门曾联合学校一起共同管理学校附近的流动摊贩。学校方面引导学生不要到流动摊贩处购买东西,若发现有流动摊贩,学校方面会向城管部门传递信息,城管部门将及时派人前往处理。
关于对商家店面的卫生管理问题,该名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城管部门实行的也只是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门前三包”倡议,没有上升到法规制度层面,一些商家的积极性并不高,随意在店门口丢弃垃圾或泼污水的现象较为普遍。
追踪调查:城区还有不少这样的现象
事实上,这只是一个小小的个案。记者在调查采访中了解到,在市中心城区,这种随意丢弃餐饮垃圾、倾倒污水的现象还有不少。一些小吃摊点受位置所限,摊主随意将顾客吃剩的食物倒在路边,洗锅水也是倒向了路边的排污口。而一些有固定场所的小餐馆也是随意“扩大”经营场地,甚至把炒菜的锅炉也摆了出来。
记者在两天的调查时间里发现,在一些人口流动快、小餐馆较多的地方,如驻市高校周边的“小吃街”上、医院门口附近、各农贸市场旁及钓鱼台小吃一条街等具有一定餐饮市场的地方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油路”,附近居民对此意见很大。住在宫保府的陈阿姨对记者说,原先所住街道都是很干净的,而今路面到处是油垢,巷子里摆放的垃圾桶被堆得满满的,渗出来的餐厨污水将路面弄得脏兮兮。而当记者走访好几家小餐馆时却发现,这些餐馆内部卫生都搞得很好,桌凳摆放得整整齐齐,餐具也洗得很干净。
■采访手记
小餐饮店在给市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卫生条件差、硬件设施标准低等问题,对市民健康和市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小餐饮店数量多,分布散,流动大,目前对于小餐饮从业者的安全、法律宣传尚有限。为了以后避免出现因“油路”而使路人摔倒的事情发生,记者认为,有关部门可对小餐饮业主进行培训和考试,就像考驾照一样,拿到合格证方能营业,对那些不认真履行义务的餐饮业主则取消其从业资格。对于流动餐饮摊点,建议划定固定区域,让他们也成为有“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