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old>> 赣州财经频道>> 赣州县域经济 >> 正文内容

围绕“五大战略” 实施“四轮驱动”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5年02月05日

    亚泰钨业(一期)生产车间     汪家伟 摄

    珠兰乡示范幼儿园    史家民 摄

    雾幻丹崖汉仙岩    李建平 摄

    会昌山下风景这边独好     李建平 摄

    月亮湾新区安置区     邹晓波 摄

    澄澈明净的湘江源保护区     汪家伟 摄

    庄埠乡寨富村土坯房改造点    史家民 摄

 

    □特约记者蔡伟平

    2014年,是会昌极为特殊的一年,更是见证担当、收获感动的一年。

    这一年,会昌直面问题,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抓整改、聚人心、扬正气,迅速凝聚起团结奋进新能量。

    这一年,会昌坚持项目带动,紧扣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总目标,扎实推进各个重点项目建设,城乡建设呈现新面貌。

    这一年,会昌始终以民生为本,不遗余力惠民生,展现了务实为民新作为,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这一年,会昌深化改革、锐意创新,扎实推动各项改革试点,顺利组建多个发展平台,形成赶超跨越新优势。

    围绕产业强县、教育兴县、旅游旺县、城建靓县、民生固县“五大战略”,会昌大力实施创新文化升级,人力资源升级,产业发展升级,服务保障升级“四轮驱动”,2014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73.3亿元,同比增长9.1%;财政总收入突破10亿元大关,达到10.8亿元,同比增长18.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0.4亿元,同比增长12%。

    1

    产业强县 增强发展升级活力

    华美石业、都市王牌等5个项目竣工投产;开发橘柚5000亩,脐橙总产16万吨,橘柚总产1000吨……2014年以来,会昌围绕产业发展升级目标,致力于矿业经济集聚发展、现代农业高效发展、旅游产业特色发展,全县各项产业涌现出蓬勃发展的春潮。

    依托矿产资源禀赋,会昌精心打造全省唯一的省级氟盐化工产业基地,推动矿产品从开采到加工,从销售到尾砂处理全面升级。目前,该基地已签约引进项目14个,总投资达45.8亿元,已有7家骨干企业落户投产,其中湖南盐业股份有限公司与江西九二盐业签约的增资扩股项目,前期投资总额1.9亿元以上,后期将根据公司的发展建设需求,陆续投资在10亿元以上。同时,该县还着力推进台商创业基地建设,目前已有28个项目落户该基地。此外,会昌还把构建多维服务体系作为发展升级的重要抓手,组建了7支产业招商服务队,动工新建了综合物流园区、农产品交易中心等新型物流园区,建立和完善了政银企协作等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全年签约引进项目26个,总投资65.95亿元。

    围绕把农业做优,会昌成功创建了国家烟叶大县、国家油茶产业建设重点县、全省生猪调出大县等,初步形成了以脐橙(会昌橘柚)、烟叶、生猪、油茶等为主导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2014年,会昌种植烟叶3.63万亩,实现产值9573万元;生猪存栏32.1万头、出栏75.2万头。为着力推进三产升级发展,会昌大力支持和鼓励现有优势中介机构以兼并重组等形式实现做大做强,并动工兴建了会昌商会大厦。全年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26.7亿元,同比增长8.9%;新增物流企业22家,总数有69家;货运吨位增加983吨,同比增长43.6%。

    2

    教育兴县

    广泛积蓄发展能量

    “自从搬进了新教学楼后,孩子们再也不必在漏雨的教室里上课了,真没想到边远山区学校基础设施也能像城里一样好。”日前,看着崭新的校舍,会昌县洞头乡东坑小学校长钟世相感慨地说。这只是会昌实施“教育兴县”战略的一个侧影。2014年,会昌把干部教育、企业家教育纳入全民教育的范畴,着力推进人力资源发展升级,大力培育发展所需人才。

    为形成统筹协调、均衡互动的城乡教育发展格局,会昌坚持教育经费优先确保、教育项目优先安排、教育人才优先引进,做到硬件软件“两手抓、两手硬”,先后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农村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等项目,新建成乡镇公办幼儿园13所,开工农村学校标准化项目83所;引进教师191名,轮岗交流教师233人;2014年,会昌县高考二本以上文化类上线人数有580人,同比增长38.8%。

    围绕“抓干部教育提素质,抓廉政教育扬正气,抓社会教育树新风”的思路,会昌县通过开展专题讲座,分期分批举办各类培训班等方式,倡导干部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同时,坚持教育为先、预防为主,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关口前移,在全国率先将ISO9001标准和认证手段应用于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广泛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引导广大群众树公德、重诚信、讲法制、明事理、爱家乡,全县1.8万余人主动报名参加志愿者队伍。

    为把企业家打造为发展升级的主力军,会昌县着手筹建企业家培训中心,并先后5次组织企业家到浙江大学、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等地学习培训。围绕本县产业发展需要,开设了氟盐化工、服装设计、食品加工等高中职业班,着力培养懂技术、会操作、有专长的“会昌蓝领军团”。

    3

    旅游旺县

    铸造“风景独好”品牌

    近日,北京国文琰文物保护发展有限公司完成了羊角古堡第二期维修方案的编制工作。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羊角古堡进行维修,这仅是会昌县推动旅游业发展升级的内容之一。

    围绕“旅游旺县”发展战略,会昌按照“向南对接广东梅州生态旅游产业圈,向北对接瑞金兴国红色旅游精品线”和“大项目带动小景点”的整体思路,以汉仙岩景区为龙头,对会寻安中心县委旧址、车心温泉、羊角古堡等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开发,规划了汉仙岩特色文化之旅、“三江六岸”宋城古色之旅、“中央苏区南大门”红色历史之旅三条精品旅游线路。此外,会昌还组建了风景独好旅游开发投资有限公司,编制了汉仙岩生态旅游区、会昌旅游集散中心等18个旅游招商项目。

    推动文化与旅游互动融合,是会昌做旺旅游的又一创举。2014年以来,会昌先后推出赖公庙会民俗文化旅游周、“情定汉仙岩·七夕免费游”等活动,并利用电视、网络、微博、微信、微电影等手段积极展开旅游宣传。数据表明,会昌2014年接待旅游人数达11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35%。

    4

    城建靓县 建设生态宜居家园

    月亮湾新区17条市政路网沥青铺设和路灯安装全面完成;“三江六岸”防洪堤工程、城东农贸市场等项目稳步推进……2014年以来,会昌县全面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处处呈现出和谐发展的喜人景象。

    会昌城区内湘江、绵江、贡江三江绕城而过,城北隔江就是岚山公园,为充分利用山水禀赋的极好条件,会昌坚持新区开发与旧城改造相结合,努力把中心城区建设成为精致靓丽的县城。在新城区开发上,重点抓好月亮湾新区、“三江六岸”防洪堤建设,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在旧城改造上,重点推进古城墙修复、西街北街棚户区改造等工程,让老城焕发新的魅力。2014年,会昌开工城建项目45个,总投资17.1亿元,县城建成区面积为13.1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为40.6%。

    为打造中心城镇群,会昌以文武坝镇评为全国重点镇、麻州镇列为省级百强中心镇为契机,以西江、周田、珠兰等特色乡镇为节点,形成了以中心城区为龙头,示范镇、试点镇为支撑,特色乡镇为节点的现代城镇体系。同时,启动了湘江综合治理,对湘江流域53个采砂场进行规范整顿,新建新型采砂码头13个、河道尾砂处理厂3个。对全县47座承包养殖水库实行退出承包养殖,完成绿化造林3.5万亩、森林抚育12.8万亩。

    5

    民生固县 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县城小街小巷和污水管网整治改造稳步推进;会永公路、公办幼儿园、敬老院等一批乡镇民生项目加紧实施;9919户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任务基本完成……2014年以来,会昌用“真金白银”办好事实事,让群众享受到了发展带来的实惠。

    按照量力而行、民生优先的原则,会昌对原有的178个重点项目进行了全面梳理,调整精简出重点工程建设项目123个,其中民生项目占80%以上。同时,抓紧实施城市地下污水管网改造和大街小巷硬化等56件民生实事。2014年,会昌民生类资金支出达14.07亿元,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61.7%,同比增长8.8%。

    结合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和谐秀美乡村建设与“三送”工作,会昌对中心村落和群众聚居区的水、电、路等进行科学布局,建起了一批社区工作便民服务站、超市、卫生所等农村基础设施。坚持县领导定期接访和带案下访活动,化解了一大批信访积案,和谐稳定成为会昌发展中最动人的音符。

    金戈铁马闻征鼓,只争朝夕启新程。站在新起点,会昌县广大干部群众必将在感铭党恩中凝聚振兴发展的强大合力,知责奋进,阔步前行,努力建设“风景独好”新会昌。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