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商报记者通过多种渠道求证到,在年初就传出“待价而沽”消息的瑞福德健康险公司目前已与传闻中的主角——太平洋保险公司进入合同议价阶段。“尽职调查已经完成,但股权转让价格还没谈下来。”一位接近瑞福德的人士向记者透露。记者走访瑞福德总部发现,该公司销售团队几乎全线停滞。
2年时间换5位总经理
商报记者曾试图联系公司媒体发言人,但通过多次电话转接都未能成功。瑞福德内部人士称,公司原先的媒体联络部门已经取消职能。而记者在浦东总部采访到的消息是,公司原先的销售模式已基本荒废,“过去我们有自己的代理人团队,多的时候达到200人,但现在主要依靠客户拨打客服热线,自己到营业厅询问,以及熟客间的转介绍来了解公司产品。”据介绍,目前公司最“主流”的销售模式已变成由保户自发到网站上挑选产品,然后再预约代理人上门服务。
瑞福德一位高级业务督导告诉记者,3月以来,公司个险代理渠道几乎没有多大产能,“接的单子也都是续期业务,新契约寥寥无几。”记者从瑞福德官网上看到,公司“动态新闻”一栏最后更新时间是3月份;此外,官网上宣传的长期护理险、中老年综合保障计划和自助保险卡等业务目前都已停售。
保监会公开数据显示,瑞福德3月以后的单月保费收入没有超过200万元的,其中,收入最多的6月也不过159万元,5月则只有73万元收入。而保监会开出的罚单中,瑞福德总精算师和董事长都曾因违规提取准备金和给客户发放额外收益榜上有名。记者还注意到,瑞福德上海分公司在近2年的时间内已经换过5位总经理,最短的任期甚至只有3个月。
太保收购仍悬而未决
尽管瑞福德已摆出“坐等收购”的架势,太保是否愿意在收购长江养老后“再下一城”却仍悬而未决。记者了解到,与长江养老的国有控股股东背景不同,瑞福德健康的5家股东里深圳民营企业居多,是不折不扣的“草根”。“不同于急需一块金融牌照来分羹养老险市场,健康险公司如果估值过高,太保的收购意愿就可能较弱。”一家大型寿险公司市场部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现在健康险公司的发展不容乐观,在缺乏政策扶持及专业技术、经验的背景下,未必能为太保带来多大的盈利空间,太保的出价可能达不到瑞福德的心理价位。”
不过,东方证券分析师王晓罡认为,收购价格存在吸引力的话,太保仍可能选择在专业健康险价值还未体现之时提前布局。记者了解到,与其他几家保险巨头“眺望”金融控股愿望不同的是,太保上市时曾表态“5年内专攻保险主业”。市场有分析认为,从深耕主业的角度考虑,太保可能在价格合适的时候将触角伸向未开垦的健康险市场。
而事实上,目前在运营的人保健康、平安健康、昆仑健康和瑞福德健康4家健康险公司中,瑞福德还算得上不错的收购对象,其目前的新增保费规模在4家公司中仅次于人保健康。对此,中资公司战略发展部资深人士则分析认为,太保H股上市仍有4项流程待走,而瑞福德难对公司财务报表和估值产生影响,这也是定价合同迟迟未落地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