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保险 >> 正文内容

乘用车保值率:你所知的与你未知的

来源:四川在线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09年12月04日

  进入2009年以来,国家出台的多项宏观产业政策和实施细则极大地刺激了国内汽车市场的发展:国内乘用车产销量连创新高,二手车市场也随之行情看涨,汽车保值再次成为乘用车市场消费者,尤其是广大私家车用户倍加关注的话题。

  作为一个偏重于汽车金融业务的考察标准,汽车保值率这一概念对市场和普通消费者来说并不十分陌生,但就整个市场而言,汽车的“保值性”作为一个消费者购车、用车的重要指标,尚未得到足够全面和深入的认知。在日前某网站进行的一项关于汽车保值话题的网络调查中,我们形象地见证了这一点。

  观点一:价格越坚挺,车型越保值(支持率:88.27%)

  根据汽车保值率的定义,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车型价格受到上市时间、企业运营、产品换代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总的说来这些因素是宏观的,不会轻易发生改变的。除非企业在自身运营方面出现了问题,例如戴-克分家引起的300C、铂锐价格下跌;通用破产引起的车型滞销等等,这些因素对车型价格和保值率的影响是有限的。此外,产品换代可能导致老款车型价格的正常下跌,这对于车型的保值率是没有太大影响的。

  观点二:品牌知名度越高的车型越保值(支持率:76.62%)

  显然很多消费者被企业所做的品牌公关深深地影响了,如同吃饭穿衣都要认牌子,买车自然也要相信品牌的力量,但正如前面例子中的克莱斯勒,曾经是全美三大汽车公司之一,终究难逃与戴姆勒分道扬镳、自谋生路的命运,而遭受损失的,正是曾经迷信其品牌知名度的忠实粉丝。

  观点三:汽车平时保养得越好越保值(支持率:74.28%)

  毋庸置疑,良好的保养维护是车辆获得较高残值的直接保证,在不考虑品牌和市场的前提下,但就产品而言,这个观点是绝对的真理。

  观点四:价位越高,保值率越高;价位越低,保值率越低(支持率:48.50%)

  显然,这是众多网友意见分歧最大的项目,且不论对错,让我们考察一下市场上活生生的例子。

  微车中最具典型性的就是奥拓,其新车价格本来就不高,加之市场份额之大,几乎占据了微车市场的半壁江山,在二手车市场上一直拥有不错的销量,就保值率而言,一辆2003年购买、原价不到4万的快乐王子在开行6年10余万公里之后还能买到2.2万的“高价”,6年保值率达到55%。

  相比之下,同样购于2003年的奔驰S600当年的价格不低于200万,而在6年之后的二手车市场上,成交价格介于60万到90万之间,6年保值率仅为40%左右。

  最后看看以雅阁为代表的中级车,一辆2003年购买的雅阁2.0,原价20万左右,6年之后在二手车市场上售价约在12万,6年保值率竟高达60%!

  现在我们可以看出,保值率与产品价格的关系并不是呈线性比例的,而是呈现出一个驼峰形,在某个价格区间内,这一类产品的保值率是最高的。

  观点五:汽车可以起到投资、保值的作用(支持率:10.15%)

  作为全场获得支持率最低的一项调查,这也恰好暴露出我国汽车用户在对待汽车与金融关系上的薄弱之处。

  重农轻商的思想观念在中国由来已久,作为一个代步工具,除了购车、燃油和保养维修之外,很少人会把汽车和投资这样的经济生活挂起钩来,就像商业贷款刚刚在中国兴起的时候,很多人还不习惯“寅食卯粮”一样。我们通常以为,汽车从购买那天起就开始赔钱,却很少想过汽车可以像房产一样作为质押来换取贷款,这对于有着创业计划的人来说尤其重要:一方面汽车可以帮你更快的达成目标;另一方面它还可以为你提供必要的财力支持。在个人创业的思想方兴未艾的今天,及早的认识到汽车的投资保值作用,你也许就能及早的获得事业上的成功。

  正如我们在前面分析的那样,在这项网络调查的最后,广本雅阁毫无悬念地当选“最保值车型”,作为国内中高级轿车的代表,获得这个殊荣可谓是实至名归。

  在汽车保值的问题上,很多人都是知道一些不知道一些,其实这些并不重要,其实创业与否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更加理性的面对汽车消费,充分挖掘其中的潜力,为己所用。

分享:

来源:四川在线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