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old>> 赣州财经频道>> 赣州县域经济 >> 正文内容

新体制催生新活力 新坐标引领新未来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5年02月25日

    南康全景

    赣州进境木材国检监管区建成并投入使用

    工作人员对进境木材进行查验

    南康·国际家具城中心市场

    公交车焕然一新

    崭新的敬老院

    富裕和谐秀美乡村

    向好的经济


  
    □黄振中 特约记者刘家喜 记者曾晓强 廖福玲/文 记者刘凯 特约记者杨晓明/图
 
    这是一片人杰地灵、钟灵毓秀的土地,这是一座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城市。
 
    新体制催生新活力。撤市设区一年来,南康大力实施“同城发展、富民强区”战略,锐意改革创新,发展步入快车道:财政总收入实现了三年翻番,税源结构实现了历史性调整,多年来“一房一矿一烟”唱主角的局面得到改变,家具、服装、电子和金融、物流等二、三产业取得了跨越发展。
 
    新坐标引领新未来。从“市”到“区”,南康的发展考卷答得漂亮:实现生产总值151亿元,同比增长10.5%;完成财政总收入22.85亿元,同比增长24.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7.19亿元,同比增长27.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2亿元,同比增长22%。
 
    数字是枯燥的,却又是生动的,是令人鼓舞、催人奋进的。从生动的数字和灵动的画面中,让我们一起见证南康发展的坚实足迹!
 
    1
 
    突破县域观念   掀开城市发展新面貌
 
    2014年2月25日,南康的历史必将会铭记这一天,南康撤市设区正式挂牌,这是南康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也开启了南康发展的新征程。
 
    撤市设区这一年,南康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稳中有进、逆势上扬的好势头。实践证明,撤市设区为南康加快发展赢得了更大空间和机遇。
 
    赣州市儿童医院、赣州综合应急救援中心等项目相继落户南康,民政、低保、五保等实现与赣州市中心城区同标准同待遇……撤市设区以来,南康通过优化城市布局、加快基础设施对接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提升城市品质等有力举措,促进平台支撑与赣州市中心城区无缝融入,推动城镇建设在同城发展中提质升级。
 
    突破县域观念,南康积极调整优化城市布局,与赣州市中心城区相向发展、靠拢发展,空间规划“一个核心区、两条产业带、两个示范镇”发展布局,形成多点发力、多极支撑的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南康积极参与了赣州都市区教育、供水、公交、环卫等12个专项规划编制,完成了区本级东山、南水、龙岭等控规编制。大广高速南康南互通工程全面开工建设,天马山大道改造、文峰大道改造二期、芙蓉北大道、旭岭路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推进了生活污水处理厂二期和一批污水管网工程,完成了南水新区道路积水整治工程;投资1000万元实施了40条小街小巷改造工程,加快了一批重点工程安置点建设。
 
    建立新机制,引进新元素,拓宽新视野,发展新业态,南康改革创新下了大力气。南康组建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理顺了工业园区管理体制,推进了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在这个不靠江不靠海的地方,南康打造了全国第一个进境木材内陆口岸,标志着内陆赣州进入全新口岸时代,从此九江“北港”与赣州“南门”遥相呼应,这对于推动南康乃至全市全省开放升级、产业升级、区域升级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南康与最前沿的资本市场——深圳前海股权交易中心合作,设立了家具产业发展基金,鼓励支持企业在该中心挂牌实现融资。还引进了以玖发新能源汽车项目为龙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电子商务等互联网经济风生水起,发展新的增长点开始蹬地发力。
 
    2
 
    聚力民生先行   铺开同城发展新棋局
 
    “现在七八分钟就有一趟车,听说还增加了几条线路,这样我们要去哪里都比较方便。”南康公交车班次的增加让年近七旬的市民甘程连感受颇深。退休在家的他,每天早上都要乘1路公交车去菜市场买菜。
 
    2014年6月,南康在全省县级城市中率先推行公交国有化、公司化经营模式,区财政先后投入6500万元,收回城区6条公交线路和115线路公交车及运营权,新增空调公交车50辆、新增营运线路50公里,启动公交总站建设;投入840万元整体收购城区原有的24辆出租车以及经营权,新购置的80辆出租车春节前投入使用,困扰多年的公交车服务差、出租车不跑城区难题得以圆满解决。
 
    坚持民生先行,南康多措并举把民生实事办到百姓心坎上,赢得百姓交口称赞。从群众的住、行、医、教等实际利益方面入手,南康坚持科学谋划民生工程项目,狠抓项目落实效益,让百姓真正成为民生工程的受益者。南康不断加大民生投入,确保每年70%左右的财政支出投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等领域,并严格管理每个民生工程,除了区里成立督导组对民生工程进行监控外,还由村民选出质量监督员,对工程质量进行全程跟踪,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工程建设单位必须无条件返工。
 
    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把同城发展的触角延伸到乡村,让乡村共享同城发展的资源和成果。南康健全富有活力的“引农”机制,实施“引农进城、进镇、进园区”试点项目,在城郊接合部和工业园区建设一批面向进城农民的公租房和经济型住房;建设特色城镇,将圩镇规划纳入城市规划范畴,推进凤岗、赤土等一批重点镇建设;打造富有魅力的美丽乡村,按照统一规划、整合资源、重点突破和“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抓好一批集农业生产、休闲观光、文化娱乐、生态环保于一体的和谐秀美乡村建设精品工程。
 
    3
 
    挺起工业脊梁   开启经济发展新格局
 
    家具全产业链配套公共服务平台基本建成,玖发新能源汽车项目首期1万多平方米厂房建成,江西华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新三板”中挂牌获批,德普特科技项目通过长信科技重组上市……日前,南康工业项目发展捷报频传。撤市设区以来,南康以“工业强区”为主抓手,通过强化“大企业”带动、“大园区”承载“两大”战略,推动工业经济稳中向好。
 
    以“大企业”为引领,南康在原有37家重点企业的基础上,围绕新上或扩能技术改造、延伸产业链、达产达标、企业上市和培育出口、应税型及带动性强的企业,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专门扶持;鼓励龙头企业采用多种方式,对其上下游配套企业进行重组、改造,形成一批专业化配套企业,构建完善的产业链分工协作体系。同时,南康以“一区六园”为基本框架,大力实施“大园区”承载战略,按照“一园一特色”的要求,实行错位发展,推动各方力量向工业集中、各类资源向工业配置、各种要素向工业聚集、各项服务向工业汇拢,促进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约。
 
    南康积极实施“工业强区”战略,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千亿元产业集群、家具千亿元产业集群、矿产品百亿元产业集群、电子百亿元产业集群、服装百亿元产业集群等五大产业集群,促进工业经济总量扩张、结构升级、质量跃升。
 
    以玖发新能源汽车生产项目为龙头,南康重点发展以高端制造业为主,包括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等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全国一流家具专业市场和中高端实木家具生产基地的定位,南康加速推进家具检测中心、烘干中心、喷涂中心、研发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不断加快家具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以钨、锡、铜、铝、稀土等产品为重点,南康加快开源矿业澳斯麦特炉精锡技改等重点项目建设,向中部地区重要有色金属加工和贸易基地进军。
 
    依托现有电子触摸屏、陶瓷插芯、玻纤电子布等高新技术产品,南康加快产能发展和开发上下游产品,向江西承接沿海电子产业转移示范区迈进。南康积极鼓励服装企业二次创业,通过规模扩张、科技创新、品牌运作、机制转换、政策扶持等措施,走细分市场之路,走特色发展之路,致力打造江西纺织服装产业基地。
 
    4
 
    调整产业结构  打造绿色发展新引擎
 
    电商业快速崛起,电商企业累计有900多家,其中22家年销售额超千万元;赣州进境木材国检监管区建成并投入使用……撤市设区以来,南康把现代服务业作为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打造发展的“绿色引擎”。
 
    现代服务业具有投资少、能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等特点,是现代经济发展的“绿色引擎”。为打造赣州市乃至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进出口商品集散地和进出口商品贸易中心,南康以进境木材国检监管区为依托,大力实施“以进促出”战略,实现进口木材南康属地报关、沿海口岸放行的口岸直通模式,努力建设成为辐射周边300公里范围地区的内陆口岸,成为“无水港”开放模式先行区。
 
    如何打造赣州市区域性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中心?南康以现有物流线路为基础,加快物流商贸城项目建设,引进品牌物流企业,整合当地物流公司,构建现代物流综合服务网络;以南康国际电子商务中心项目为载体,积极引进阿里巴巴、京东商城等国内外知名电商和相关配套服务企业入驻南康,建立起区域性总部、区域营运中心和区域物流配送中心,并加强南康家具专业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建设和推广,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2014年,省商务厅正式批准南康家具市场入选全省电子商务示范基地,阿里巴巴与南康国际电子商务中心达成合作意向,双方共建首个阿里巴巴全国家具行业O2O示范中心。
 
    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商贸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金融业集群发展态势初步显现,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新兴产业迅速成长,改变了南康长期以来“一矿独大、一烟独大”的结构,经济发展的重心开始由以二产为主体调整为二产、三产同步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使财政收入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在矿产品税收较往年减收1亿多元的情况下,2014年南康财政总收入依然实现了较快增长,比上年增收4亿多元,其中绿色健康的金融业贡献1.74亿元,成为税收增长新的主力军。
 
    5
 
    转变思想作风   迸发干事创业新活力
 
    蹲田间、坐地头,主动寻访村民;深入田间,走村串户,绘制“亲民地图”。在“三送”工作中,南康组织党员干部组成“亲民小分队”深入乡间,狠抓民生实事的落实,架起百姓沟通桥梁,倾听群众的真实声音,了解真实民情,顺了民意,连了民心,改进了干部作风,解决了一批突出问题。通过全面排查和依法化解,2014年南康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4880件,调处率达94.7%。
 
    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南康按照“接地气、转作风、解难事、求实效”的思路,围绕突出分类推进、突出问题导向和突出开门搞活动,努力做到与“三送”工作相结合、与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相结合和与推进振兴发展相结合,实现党员干部受教育、干部作风大改进、人民群众得实惠、改革发展上台阶。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洗礼”带来了南康广大干部群众心齐、气顺、劲足、风正的良好局面,营造了“谋发展一条心、抓工作一个调、干事业一股劲”的良好氛围。各级领导班子和广大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宗旨观念明显增强,思想境界、党性觉悟明显提升,精神面貌、纪律作风明显转变,使不等不靠、攻坚克难的责任感,不甘落后、奋起直追的紧迫感,敬业干事、务求实效的使命感深入人心,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大踏步向前,实现了党的建设与经济发展两手抓、两促进。
 
    站在新的起点上,南康必将有新作为。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