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昨日,招商局集团、招商银行原董事长秦晓接受证券时报记者专访时指出,国企改革过程中,走过的较大弯路是战略不清楚、结构松散、主业不清晰。
秦晓表示,在中国20多年市场化改革中,受冲击最大的就是国有企业。很多国有企业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重新定位,经营和管理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也试图引进现代企业制度。
秦晓指出,在上述轨迹中,国企走过的较大弯路就是战略不清楚,结构松散,主业不清晰。尤其是国有企业有很多领域是管制领域,没有市场诱惑力,企业就进入其他经营领域,导致盲目多元化。另外,国企改革曾主张分权,很多企业把权利下放到各个业务主体子公司中,因此,形成国企普遍出现横向多元化,纵向多级法人,总公司变成投资主体,决策不集中。
战略上,由于当时很多行业准入需要牌照,拿到牌照就有租金,存在寻租空间。多数企业盲目进入管制行业,拿取牌照,至于牌照拿到手后能不能经营好,则没有仔细考虑。
秦晓还指出,多元化经营,要分权,通过借债扩大经营路子等理念,是导致国企从战略、组织结构、资产分布到更深的理念上出现一定问题的根源。
此外秦晓提出,未来30年中国经济增长将会从高速回落到常规,中国经济应从“增长红利”转向“制度和生产力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