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笔点绿染山城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01日
一城森林拥桃江,满目青翠映山城。一条条宽阔的马路与绿树相依,一个个绿色生态小区与碧水蓝天相融……“满眼皆是绿,移步皆是景”的城区,让全南这座城市焕发出勃勃生机。
近年来,全南县牢固树立“生态为重”的发展理念,积极实施“发展生态产业、创建森林城乡”工程,促城乡增美添绿。近三年来,该县累计完成造林绿化9万多亩,林地总面积达到19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2.51%,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4.72%。
植绿:出门见绿 家在丛林
“河道景观变美了,无论春夏秋冬,闲暇之余来河边走走,心情就会变得很舒畅。”3月17日上午9点,刚从全南桃江公园散步回家的陈智花女士感慨地说。目前,全南县城区街道全部绿化,全城8座公园和38块公共绿地全部免费开放,让人们自由地呼吸清新空气。
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生态优势,全南县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抓手,全面开展退耕还林、长防林、生态公益林保护和“森林城乡 绿色通道”建设;以万棵树木进城入院活动、义务植树活动等绿化活动为载体,大力开展增绿、扩绿、护绿行动,实现了“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绿地格局。同时,该县把绿色长廊建设与“生态立县”战略、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相结合,投入2亿多元实施了梅子山公园改造、弟子规公园、桃江公园等重点项目建设。
绿色的营造,不仅体现在城市,还体现在乡村。全南县以生态文明村建设为载体,推行镇村绿化责任制,把绿色覆盖到田间地头。据了解,该县乡镇绿化覆盖率、村庄林木绿化率均达到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标准。
护绿:勠力同心 共护家园
开展历时180天的森林资源补充调查,新增珠江防护封山育林2.6万亩,组织实施了16000亩森林抚育项目……为营造绿色宜居环境,全南县在加快发展中把生态资源保护摆到十分重要的位置。
全南县编制了《全南县2010—2020年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建立了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区、生物生态廊道、人工生态系统保护区等四大功能保护区,营造良好的野生动植物生活、栖息自然环境。制定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方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负责具体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对所有落户桃江源区域的企业项目,严格实行项目引进环保责任追究制和环保一票否决制。目前,该县已建成省级以上公园、保护区3个和4个野生珍稀植物保护利用小区。
全南县还成立了森林防火和有害生物防治专业队,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开展“两虫一病”发生危害调查;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森林资源保护“亮剑行动”。
在全民共同呵护下,全南县城区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优良率保持100%;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达到100%;全县生态环境指数达88.88%。
享绿:绿色生金 产业富民
距全南厚朴生态有限公司不远的南迳镇大田村,一幢幢农家别墅掩映在绿树丛中。指着房前屋后的桂花树,村民谭启凤满脸喜悦:“村里过去穷得‘鸟不做窝’,这几年政府扶持发展芳香花木,家家都盖了楼,不少人还买了小轿车。”
打生态牌,走绿色路。全南县以创建省级森林城市为载体,坚持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并举,充分发挥丰富的林业资源优势,将生态开发利用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结合,以芳香花木产业为核心,大力发展林业
经济,林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目前,该县共有各类涉林企业50余家,其中省级以上龙头企业2家;先后建立厚朴、桂花、梅花、罗汉松等芳香花木基地30个,总面积8万余亩,辐射带动农户1.8万多户,人均增收780元。
青山绿水促进生态旅游。全南县凭借良好的生态优势,以打造休闲养生福地为目标,精心打造生态旅游景点,形成了以桂花产业园和梅花景观园为特色,以省级桃江源自然保护区、省级梅子山森林公园、省级桃江源湿地公园、赣江源生态示范园等为森林旅游景点为主的生态休闲保健旅游线路3条,年接待游客达20多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亿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