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01日
正月一过,返乡过年的“外漂族”陆续返岗,留守老人再度陷入“空巢”状态。但在瑞金市绵水社区,80岁以上的空巢老人、孤寡老人并不孤单,他们只需一个电话,爱心人士朱瑞明便会上门送来“一元钱”的美餐,并陪他们聊家常,嘘寒问暖。3月25日,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朱瑞明的“一元餐”已经坚持了3年多,送餐上千人次。其善行温暖着老人们的心,也感动着大家。日前,朱瑞明获瑞金市“道德模范”提名奖。
创办一元“爱心餐”
2010年,朱瑞明在绵水社区开了一家餐饮店。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和社区里的老人们交流时了解到,社区里的年轻人大多数在外创业打拼,空巢老人若是生病卧床,连做饭都成问题。他默默地听着,暗自思考起来,自己开着一家餐馆,不是正好可以帮帮他们吗?
2012年1月,朱瑞明的“一元餐”服务正式启动,全社区80岁以上无人照顾的老人都被列为服务对象。考虑到老人们的牙齿不好,每次为老人煮饭,朱瑞明都特意交代厨师把饭菜煮得烂一点,瘦肉粥、骨头汤、炒粉、汤面……各种食物种类齐全。
“生意人要会挣钱,更重要的是要有责任感。为老人提供‘一元餐’,事情虽小,但能为社会做点事,我很高兴。”朱瑞明告诉记者,刚开始本想以免费的形式给老人们送餐,但老人们都不愿意接受,后来朱瑞明就象征性地收取一元钱。
关怀老人成榜样
25日11时30分,朱瑞明接到一个电话,他立即让厨师把熬好的排骨汤打包,自己拎着送餐盒离开了店铺。记者随着朱瑞明穿过一条马路,拐进了寺背小组。来到一栋旧楼前,朱瑞明三步并作两步上前。
“杨大爷,我来了。”朱瑞明吆喝一声,杨世洪老人连忙从房间里走了出来。“小朱又给我送吃的来了,每次都有排骨汤,我都不知道怎么感谢你。”看着朱瑞明将餐盒里的饭菜端出来,一样一样地摆在杨世洪的桌面上:西红柿炒蛋、红烧肉、青菜,还有一个排骨汤,杨世洪再一次说着感谢的话语。
附近居民刘志松告诉记者,杨世洪是红军后代,今年已有84岁高龄了,老伴身体差,家中无人做饭,朱瑞明得知情况后,每天中午都为老人送餐,夫妻俩每次接过“一元餐”都十分感动,拉着朱瑞明的手说上一大堆好话才肯放他走。“朱老板对老人很关心,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刘志松说。
善行引领好风气
“已经去世的曾秀兰老人生前也是‘一元餐’的受益者。”社区居民刘凤秀告诉记者,曾居住在绵水社区的曾秀兰在世时,因为丈夫早逝,儿子出车祸身亡,儿媳妇改嫁,家中仅剩年过八旬的她与尚在读书的孙子相依为命,她只好到街上捡破烂维持生计,生活极其困难。朱瑞明了解情况后对她格外关照,每天都给她送餐。曾秀兰每次都感动得眼泪汪汪:“非亲非故,待我这样好,我是遇上大好人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3年多来,社区前前后后共有20多位老人受到过朱瑞明的照顾,朱瑞明几乎每天都要为老人送餐。朱瑞明坚持为社区老人送“一元餐”的事迹传开后,许多市民深受感动,自觉加入敬老护残等志愿服务队伍。如今,该市常态服务的志愿者已达4万名,组织成立了256个志愿服务队,形成了崇善尚德的社会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