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07日
4月2日,在于都县华利国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内,该公司科研人员在培养微生物。
□王潍 弟武 观红 文/图
近年来,于都县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驱动工业经济发展的核心抓手,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娘家”服务,使该县科技创新氛围日益浓厚,科技创新能力日益增强,科技创新效益日益显现。
2014年,于都县全年专利申请量174件,专利授权量106件,同比分别增长126%和135.6%。该县获评2014年度江西省专利工作进步十强县。科技创新正成为该县工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引领工业经济加速发展。近日,笔者对此进行了走访。
1
政策引导 激发创新活力
于都县宇航医疗器械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生产医疗器械的企业。2013年,该企业实施了省级“医疗器械自主专利技术运用示范”项目,把“改良型内窥镜清洗消毒槽”和“血液回收中专车”两项专利技术运用到生产中,企业效益逐年攀升。该公司负责人曾武章介绍:“仅这两项专利,就为企业提升20%以上的经济效益,年产值增加3300万元。”目前,该企业拥有专利技术9项。
于都县以政策引导为前导,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激发企业主体的创新活力。该县先后出台了《于都县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意见》和《于都县关于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实施办法》,明确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对科技创新见成效的企业、个人,由县财政给予资金奖励和政策支持。对被认定为国家、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研究开发中心)的分别给予50万元、10万元、5万元的一次性补助。
于都县还鼓励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联姻”,采取技术入股、技术转让、联合开发、建立试验基地等方式,让企业和科研单位建立紧密的技术协作关系,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在政策这个“火车头”的带动下,企业科技创新活力被不断激发,于都县企业科技创新氛围日益浓厚。2014年,该县规模以上企业中有26家成立了技术研发和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占规模以上企业的40%,同比增长44%,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创历年新高。目前,该县有32家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建立了技术研发合作关系。
2
资金扶持 提升创新动力
最近,于都县金泰电子有限公司在当地火了一把,这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节能环保绿色照明企业,拟于今年10月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简称“新三板”)挂牌。在该公司的发展过程中,其核心生产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该公司也曾因为经费不足,导致技术研发进度受到影响。“去年,我们公司享受到了‘财园信贷通’融资服务,大大缓解了公司的资金压力,科研工作得以正常开展。”该公司负责人易根发介绍,目前,公司注册的商标“jinon”被评为赣州市知名商标、江西省著名商标。
资金是科技创新的基石,没有资金支持,科技创新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再好的科研项目也无法付诸实施。为此,于都县积极构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风险共担”的科技金融模式,每年定期召开政、银、企对接座谈会,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牵线搭桥。同时,该县积极降低企业融资门槛,为企业量身设计“财园信贷通”“小微信贷通”“财政惠农信贷通”及县财政融资担保等融资服务,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资金瓶颈。2014年,该县累计为271家中小企业融资逾4亿元。
此外,于都县还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支持,重点支持在孵企业开展研发活动,采取以奖代补、贷款贴息、创业投资引导等多种方式,支持企业承接和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开展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应用。于都天坤太阳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生产太阳能应用设备的企业,借助国家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75万元,该公司研发了太阳能杀虫灯,并荣获赣州市科技进步奖。如今,该公司生产的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有重要份额,还远销东南亚和南非等国际市场。
3
“娘家”服务 凝聚创新合力
“这个护肤油产品很有新意,有价值,应赶紧申报专利。”近日,于都县科技局工作人员易煜辉在走访企业过程中,了解到赣州港都卫生纸品有限公司研发出山茶油系列护肤品后,连忙找到公司负责人丁金连,让他准备好申报专利的材料,并详细介绍了申报的手续以及相关的政策。
创新的活力和动力不是管出来的。“要实现科技创新,就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变传统的管理体制和监管模式,变被动为主动,变管理为服务,这样的创新才会有持久的动力、长远的活力。”于都县县委主要领导如是说。
为了保护企业的科技创新成果,增强企业的专利保护意识以及对专利知识和政策的了解,于都县积极为企业提供“娘家”式服务,专门成立机构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的申报、实施、管理服务。同时,该县建立知识产权特派员制度,县知识产权局每名干部都与园区企业建立了知识产权业务指导关系,通过开展送知识产权知识进园区活动,为企业讲解知识产权知识、专利申报程序,帮助企业创造、管理、保护和运用知识产权。
于都县每年还定期开展知识产权培训,聘请省、市专家入园开展专题讲座,指导企业完善知识产权标准化管理工作;邀请专利代理人员组成知识产权咨询服务队,上门为企业服务。
如今,于都县已培育和发展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企业,企业正成为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市场主体,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不断增强。目前,该县拥有注册商标1444件,品牌商标28件,其中省著名商标10件,市知名商标18件,实现品牌经济总量近1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