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青山绿水 建设赣州后花园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08日
□陈世干
上犹地处赣江支流章江源头,是赣州城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境内拥有五指峰、陡水湖两个国家森林公园,有南湖国家湿地公园和五指峰省级自然保护区,环境优美、山清水秀,空气质量符合国家Ⅰ级标准,地面水质常年保持国家Ⅰ—Ⅱ类标准,是“中国低碳旅游示范县”“中国生态旅游大县”“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让上犹成为镶嵌在赣南大地上的一颗绿色明珠,是赣州的后花园。
呵护一江清水。上犹县因江而美,因水而秀。重要的生态区域和良好的自然环境赋予上犹人民更加艰巨的历史使命,保护一江清水责无旁贷。为还陡水湖、南河湖青山秀水原貌,上犹县委、县政府顾全大局,举全县之力,扎实开展湖面整治活动,为“水上漂”建设集中安置点,制定优惠安抚政策,让渔民顺利上岸、安心生活。将陡水湖纳入国家环保部《国家良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15—2020)》,并编制了《赣州市陡水湖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上犹县林业局联合该县环保局、城管局、水务局、畜牧水产局等相关部门,开展定期专项整治活动,让生态环保意识扎根在市民心中,每一位上犹人都像爱护自己眼睛一样精心呵护母亲河的清澈和秀美。
发展生态产业。“两茶一苗”和速生丰产林是上犹县的农业主导产业,更是传统的农民增收致富产业。近年来,在优惠政策的支持和帮扶措施的激励及龙头企业、大户的带动下,该县引导农民精耕细作,推广良种良法、大穴大肥,并主施生态有机肥,实施滴灌连片种植,走共同致富道路。
2015年是上犹县全民创业之年,该县县委、县政府将“两茶一苗“及速生丰产林纳入创业范围,并加大了
金融支持、资金扶持力度,明确了发展目标,为广大林农、企业发展生态产业提供了充足的建设资金,并指明了发展方向。该县林业局要进一步简化程序、提升服务质量,加大产业技术帮扶力度,狠抓产业建设质量,让林农真正得到实惠、产业得到长足发展、林业
经济得到快速增长,实现产业建设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共赢。
抓实项目建设。实施长防林、森林抚育补贴、省级林业发展专项资金、退耕还林等项目建设是筑牢生态屏障的重要举措。上犹县一如既往地抓实项目建设,严格按照实施方案、作业设计要求,采用申报制落实经营主体,签订造、管合同,坚决不造无主林。同时,建立质量管理责任制,班子成员及股室联系乡镇,技术人员包干经营主体,全程跟踪技术指导、协调问题、质量把关。
以低质低效林改造、乡村风景林建设为抓手,结合苗木产业、速生丰产林建设,对东山寺、黑塔、白塔、飞凤山四大主题公园,县城周边、赣崇高速、赣丰线、犹梅线、南河湖、仙人湖第一层山脊的疏林、低质低效林补植枫香、杜英、紫薇、木荷等彩色阔叶树,调整林相结构,营造植物景观。高标准建设好赣崇高速上犹段、高速公路连接线甘埠、犹梅线田都三郎、梅陡线白水寨4个以乡土彩阔树种为主的低改示范点1300多亩,通过示范点建设推进该县近40万亩的低质低效林的改造,筑牢生态屏障。
建设和谐花园。按照生态园林城市标准,实施森林进城,遵循自然规律,丰富生物多样性,在沿江两岸、县城大型绿地加种全冠樟树、桂花、杜英等大树,团状栽植小叶榕、红豆杉、阿丁枫等乡土珍贵树种,并进行挂牌标识,打造“物种丰富、乔灌结合、自然和谐”的城市树木园。
按照“一乡一特色,一村一品种”的要求,实施城乡绿化、庭院美化,以乡村风景林建设为契机,结合新农村建设、土坯房改造、移民新村建设,激发绿化热情,开展乡村绿化、美化、香化。不断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乡村绿化品位,让生态乡镇、秀美村庄遍地开花,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着力建设“城在林中、路在景中、房在园中、人在画中”的城市花园,让每一个乡村都成为城市花园的景观。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进入了关键之年,我们要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坚战、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创新思维,奋力推进森林城市创建,让“天蓝、地绿、水净、景美”的绿色明珠更加异彩纷呈、光彩夺目。
(作者:上犹县林业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