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龙南县东湖新区湿地公园一角。
|
|
□郭玉玲 钟奇芳 李慧 文/图
俯身掬碧水,昂首见蓝天,环抱青山翠,疑是仙境中。没错,这就是龙南人民引以为豪的生活环境。
近年来,龙南县在统筹城乡生态建设和
经济发展过程中,唱响“绿色崛起”主旋律,实施“生态立县”发展战略。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抓手,着力推进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保护等重点项目和“发展生态产业,建设森林城乡”等工程,累计造林绿化40多万亩。
龙南城乡处处天蓝、水绿、山青,城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绿色新名片让龙南连获殊荣,先后被评为中国生态文化建设示范县、省城镇绿化先进县、省十佳魅力新城。
城市造绿:让绿色在城里“安家”
4月的龙南,满眼的绿色总让人心尖触动。如此撩人的生态美景,得益于龙南县高规格新建的一大批高标准绿化建设项目,深入推进“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建设的成果。
日前,笔者走进龙南县省级森林公园——金鸡寨公园,漫步于山间栈道,满目绿树掩映、亭台错落,湖光潋滟,多姿多彩,吸引了不少游客和市民拍照留念,定格精彩瞬间。
为了使城市更好地显山露水,龙南县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用生态理念建设城市,把山、水、绿融为一体,积极打造生态宜居家园。高标准编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在此基础上围绕城区园林化、园区森林化、三江六岸“绿廊化”目标,利用城郊自然景观实施“森林围城”战略,借助桃江、渥江、濂江三江穿城而过的景致,建成桃江竹林公园、龙翔滨江公园、濂江南岸公园3条生态景观带,构建县域 “三江六岸”生态长廊。同时,该县在城区大力兴建园林绿地,建成龙翔广场、市民体育公园、柳荷湾公园等,并配套建设一批小游园,满足市民游、赏、憩的需求;开展园林化小区(单位)评选活动,指导各住宅小区、机关单位腾地建绿、拆墙透绿;在各工业园区实施生态宜业工程,引导上百家企业投入资金实现厂区增绿;每年植树节,是该县干群义务植树的“必修课”,今年该县参加活动人员2600余人,种植了各种绿化大苗2.4万余株,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目前,龙南城市公园面积达1.68平方公里,城区绿化率、绿地覆盖率分别是37.9%、41.5%,龙南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跻身“省森林园区”。
为进一步彰显城市魅力,龙南县注重提升绿化品位,坚持“绿随路走、路通绿成”原则,推进道路绿化,并注重乔、灌、花、草的巧妙混搭,精心打造道路风景带,实现“一街一景”绿化景观。同时,该县通过在园林建设中融入客家文化元素,打造特色精品园林项目。如城区的龙翔广场,汇聚围屋、太平桥、客家母亲雕像等建筑,成为城市“客厅”的亮点。
森林进城,城拥森林,在蓝天白云、青山碧水的映衬下,龙南城区绿意盎然,一派生机。
乡村改绿:让绿色在乡村“停驻”
田间地头的垃圾不见了,崭新的垃圾桶四处可见;房前屋后的臭水沟不见了,雅俗共赏的文化墙别具一格……行走在龙南的乡间村落,如今展现在眼前的是人勤户洁、路净村美的乡村美图。
长期以来,“脏、乱、差”是人们对农村的第一印象。但如今,在龙南县的众多村庄,随着“乡村清洁工程”的深入开展,村容村貌和居
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
近日,笔者前往龙南县东江乡大稳村,伴随着两侧延绵的青山,一栋栋白墙灰瓦的小楼如散落在青山绿水间的明珠。
近年来,围绕国家森林深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龙南县将“乡村清洁工程”美化靓化工作牢牢抓在手上,积极落实“以奖代补”和“以奖促治政策”,对该县94个村(社区)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初步建立了“户分类、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和农村卫生保洁制度;采用聘用或投标办法、落实卫生清扫保洁员;开展清扫保洁工作,大幅提升清扫保洁质量,实行垃圾统一收集、清运和处置。同时,重点对影响乡村容貌的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等突出问题进行整治,修补、遮挡或拆除残垣断壁,整修、粉刷、美化墙体立面,进一步整饬乡村容貌。
“现在道路硬化了,村庄绿化了,自来水通了,沼气池建好了,这些可喜变化归功于乡村清洁工程创建活动。”龙南县东江乡干部董方荣说。
此外,龙南县结合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以“四旁”和荒山荒地造林绿化为重点,扎实开展了森林乡镇和森林村庄创建。目前,获省绿委命名为森林乡镇、森林单位、森林园区、森林校园、森林小区、森林公园、森林村庄的有30多处。
乡村面貌得到较大改善,村民的生活方式也随之得到改变。整洁的道路、精巧的村落、秀丽的休闲广场等建筑构成了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村落。一幅幅动静相宜的秀美乡村图呈现在眼前,举目远望,满眼青翠,绿意醉人。
制度护绿:让绿色在城乡“扎根”
守护碧水青山,既要“植绿”,更需“护绿”。龙南县坚持生态立县,做到发展与保护并行,走绿色发展之路。
龙南县依托国家级经开区平台,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工业园区规划,推行生态立园,重点扶持绿色食品、文化及创意、物流等产业,形成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的多元产业支撑体系,并提高企业入园门槛,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对产业结构不合理、污染超标的企业拒绝入园,此外对现有产业着力优化调整,推进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从源头上控制污染。
龙南县还创新机制,努力构建“护绿”网络,成立由该县林业局局长任组长的城乡造林绿化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造林绿化攻坚工作的统筹协调。各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本辖区造林绿化攻坚工作第一责任人。同时,发动企事业职工、共青团员、青年志愿者、基层妇联组织积极开展全民植树造林活动,大力组织栽植纪念树,营造纪念林;协调临街商户、企事业单位按规划设计做好门前摆花和管护;协调解决城乡造林绿化用地问题,做好矿山绿化,恢复生态环境。通过投资捐资、认种认养、门前承包、党(团)员示范林、示范绿地、巾帼林、“八一”军民共建林等多种形式,鼓励单位和个人积极参与绿化的建设和养护,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绿化的积极性,采取宣传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等手段,为建设“植绿、护绿、爱绿、兴绿”的美丽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龙南县加强植物保护的宣传工作,改善和拓宽珍稀物种的栖息环境,做好森林景观资源的建设与保护。该县充分发挥九连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小武当山省级森林公园、客家围等景区景点、生态资源优势,打造“绿色生态走廊”“文化旅游观光带”“生态休闲旅游带”生态旅游品牌。
为让城乡处处洋溢绿色旋律,龙南县通过大力开展城乡增绿、扩绿、护绿行动,高标准规划生态美景,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目前,该县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5.3%,绿地率为48.7%,人均公共绿化面积达到15.7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81.44%。
开门见绿、推窗见景。如今,龙南的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环境更美,人民生活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