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赣州民生频道>> 赣州社会新闻 >> 正文内容

涂爱朋的都市新生活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11日

    5月4日一大早,龙南县东坑管委会张古塅村垇下小组村民涂爱朋骑着摩托车奔走在通往县城工业园的路上,他要赶在8时之前到工厂上班。记者发现,跟他同一方向涌进县城的还有相当数量的“骑行军”。涂爱朋告诉记者,这里面大部分是平时在县城务工,周末及节假日回老家忙副业的“两栖”农民。
 
    作为江西省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前沿阵地,近年来,龙南县经济技术开发区稀土、电子信息、食品药品、现代轻纺等主导产业迅猛发展,用工需求大增,加之务工环境的不断优化,越来越多外流的农民开始留在家乡,涂爱朋就是其中一员。
 
    今年40岁出头的涂爱朋以前在福建泉州鞋厂务工,因为想有更多的时间照顾家人,便有了回家就业的打算。2012年,他听说家乡工业园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更多的政策叠加优势吸引了众多企业落户,进厂务工有了更多选择。
 
    因为有电车操作技术,本来还在为来年寻找务工机会犯愁的涂爱朋很顺利地被一家鞋类加工企业录用。涂爱朋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家乡务工后,周一至周五在县城上班,周末回村里的合作社‘上班’,闲置在家的几亩耕地全部流转出去,这样基本可以领三份‘工资’,每年大约6万多元。”
 
    “你这样每天在县城跟村里之间往返奔波不累吗?”面对记者的疑惑,涂爱朋给出了答案。原来,政府为了让务工人员安居乐业,在园区建设了多个新市民社区,以优惠的购房政策吸引农民进城务工。2012年,涂爱朋依靠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政策,政府补贴部分购房款,让他在园区内实现了“住房梦”。“就业和子女上学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园区里学校、医院等一应俱全,同时还提供了购物、休闲、健身等便利的设施,让我们过上了都市生活,生活务工两不误,不必再奔波劳累了。”说起近两年来的变化,涂爱朋脸上笑开了花。
 
    采访中记者得知,早在2013年初,龙南县为了吸引农民进城镇居住发展,以城市化理念经营工业园区,实现从建设“工业园”到打造“工业城”,在金塘、会龙、大罗等建成园区,建设了公租房及商店、娱乐、医疗、学校等配套设施,实现生产服务、商贸流通、生活配套与城市新区统筹发展。此外,该县全方位鼓励全民就业,出台一系列政策保障进城务工的农民在子女教育、公共卫生、住房租购等方面的权益。
 
    经过近3年振兴发展催生出来的新农民,生活方式正在发生变化。从过去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到如今过上了“乡下有产业,城里有家业,穿梭忙创业”的“两栖”新生活。
 
    记者了解到,在龙南工业园区有3万余像涂爱朋这样的新市民。在统筹城乡一体化过程中,他们享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实惠。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郭玉玲 黄升波 记者任仕兰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