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赣州民生频道>> 赣州社会新闻 >> 正文内容

别样的文化享受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13日

    新建成的宁都县体育中心,成为群众健身、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特约记者曾嵘峰 摄

    □廖鸿鹏
 
    “文乡诗国”宁都,文脉渊远,人文荟萃。在这片炽热红土地,同一座城,百姓却有别样文化享受,“文化粮仓”呼之欲出。
 
    迎着灿烂的阳光,笔者近日溯源梅江、登临翠岗,领略宁都大地的绵绵诗意。观书画展、看大型体育赛事等各类文化活动已不再奢侈,从农村社区、城市公园、旅游景点,不时传来文化的号角和尽情的欢笑,“看似一幅画,听像一首歌”的情景跃然而出。
 
    政府搭台:构筑文化载体
 
    “加油,加油!”此起彼伏的喝彩、鼓掌,激扬体育馆。近日,2015年中国、美国、立陶宛、克罗地亚四国男篮巅峰争霸赛在宁都县体育中心体育馆举行,众多篮球巨星、奥运篮球宝贝为宁都百姓奉上了一场篮球视觉大餐。
 
    “真是没想到,宁都也能看到这么高级别的篮球赛。”三天的比赛,球迷谢春华场场必到。
 
    能够承接国际篮球赛,得益于去年县里建成的一流场馆。体育中心建成后,体育文化盛宴接连举办,先后承(举)办第十四届省运会篮球赛、县第六届体育运动会。
 
    “体育中心包括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健身广场,每天健身群众来了一拨又一拨。”县体育局局长杨跃荣看着老百姓的高兴劲,备感“任性”。
 
    这几年,是宁都历史上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最大、建成设施最多的时期。
 
    兴建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纪念馆、客家文化公园、文化长廊;修缮或改建田埠东龙客家古村、宁都起义纪念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部无线电侦察台旧址、青少年宫、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成立作协、诗协等9个文化协会;建成乡(镇)文化站24个、影剧院24个,村文化活动中心299个,农家书屋299个,特色群众文化街15条,实现乡(镇)有文化站,村有文化活动中心。
 
    因一个又一个文化平台的搭建,文化春雨滋润的宁都,处处荡漾着“文化因子”。
 
    “易堂九子”学术研讨会吸引各地专家学者向百姓展示传统文化魅力,发行《人文宁都》等系列丛书诠释宁都文化自信,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翠微峰免费开放提供休闲文化舞台,免费开放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纪念馆打造红色文化鲜活教材,宁都采茶剧团长期坚持深入一线上演一曲曲新编采茶歌……文化民生品牌一茬一茬,百姓文化享受高潮不断。
 
    百姓自乐:兴起草根力量
 
    “哎呀嘞,要算歌多算我多哎,屋下还有三角箩哦。”长胜镇法沙村流水组,搭在村口的大戏台,观众站着的比坐着的还多,演员们的精彩表演,逗得村民前俯后仰。
 
    村民孙茂生指着里三层外三层的观众,开心地说:“村里人都爱看戏,我家人全都来了。唱戏的是普通老表,说的是农家事。”
 
    “赖明生100元,刘仁生80元……”戏台左侧墙上,张贴的红纸分外耀眼。村干部刘后长介绍道:正月新年戏、二月下田戏、三月清明戏、四月青苗戏……农闲里,宁可少吃一餐肉,也要你二十元、我五十元,大家凑钱请戏班子来演戏。
 
    宁都是“中国客家民俗文化之乡”,自古以来民间文化盛行,采茶、道情、山歌、剪纸、客家灯彩等是宁都民间文化中的瑰宝。
 
    正是源于宁都百姓爱看戏的热情,当地兴起了一个个草根戏班。
 
    组建于1968年的赖村镇围足村卫东文宣队,演员全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一直坚持“演农民戏、为农民演戏”的宗旨,每年演出超过500场,每位演员的演出平均年收入在1.5万元以上。几十年来,演出队排演的节目有1000多个,演出6000多场,观众200多万人次,先后获得共青团中央“新长征突击队”、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等数百个荣誉称号。
 
    目前,宁都县发展起以卫东文宣队为代表的业余文化剧团50多个,常青藤腰鼓队、晨韵健身队等业余文艺爱好团体20多个,他们就像一道道流动的风景长期活跃在城乡社区。一天演三场、三天换一个地方……山歌、采茶歌从深山唱到县城;傩舞、狮舞从田头舞上街头;花灯、桥帮灯从村口照亮高楼。
 
    文化引领:秀出文明风尚
 
    赖村镇洋江社区是知名的“楹联新村”,村民们一直有写楹联的习俗,社区因势利导成立了楹联文化小组,以宣传新人新事、提倡移风易俗、批判不良社会风气为宗旨,进行楹联创作。
 
    “致富兴家应除陋习,辛劳创业当树新风”。这是贴在村民宋小平家门口的对联。原来,他染上赌博恶习之后,屡劝不改,妻子离家出走。为劝他摒弃陋习,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负责人宋瑞生曾送上“麻将扑克金花,输完之后回家。荒田破屋烂灶,老婆远走天涯”的对联,刺得他面红耳赤,羞愧难言。
 
    去年,宋小平彻底戒赌,承包了村里的鱼塘,还修起了两层小洋楼,这不,宋瑞生又送上了新对联。
 
    “借钱的时候你吹牛皮,还债的时候你是拖皮,到了最后你耍赖皮。”改编剧目《“三把皮”就医》鞭策不讲诚信的丑陋行为,这些精彩台词变成了人们的口头禅,在不知不觉中成了自我教育的名言警句。
 
    宁都县以文化建设为突破口,整合辖区文化资源,在推动群众文化健康发展的同时,更利用这股力量化解矛盾纠纷、服务基层居民,引领文明新风尚。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由“知”到“信”,身体力行。
 
    梅江镇80后小伙卢小云,在路边摆放一台饮水机,24小时免费为行人提供纯净水,路人口渴了想喝就喝,一杯清水传递浓浓爱心。
 
    大沽乡古教村志愿者马飞林成为宁都县首例完成遗体捐献者,一次创举引领时代新风。
 
    对坊乡对坊村廖水秀面对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丈夫和困难重重的家庭,38年来,不离不弃,用柔弱的肩膀挑起家庭重担,用一生坚守诠释了夫妻真爱……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