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保险 >> 正文内容

北京 上海 深圳:争夺保险总部

来源:中国保险报    作者:童伟明    发布时间:2009年12月16日

  作为一家中型、有着近260亿元总资产的寿险公司,生命人寿 在上海打拼了七八年。今年7月,公司总部彻底作别上海,完成了南迁深圳的重大举动。在此之前,平安保险在上海设立第二总部,中国人寿(海外)将总部由北京迁往深圳。一时间保险总部的争夺引起业界和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的关注。

  保险总部的背后有着巨大的经济链,它牵动着投资、消费、就业、税收和一个城市的经济地位。北京、上海和深圳势必为此展开一番激烈的竞争。

  北京:优势得天独厚

  北京保险总部的经济地位源自老人保的一统天下。1988年以前,在国内保险业恢复的8年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垄断着中国整个保险市场,只有1986年成立的区域保险公司新疆兵保有着少量的自保性业务。1988年底,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有7万多名员工、2800多家国内分支机构、65家海外分支机构、7万多个代理网点、10多万代理人员,当年保费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为109.5亿元,在当时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1988年5月,平安保险在蛇口成立,与之前后,太保在上海发端,民安保险在深圳设立分公司,上海、深圳显现保险总部雏形。

  20年间,中国保险市场天翻地覆。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不断演变,一分为三成为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再保险三大保险集团,加上集团子公司和日益新生的保险公司,北京成为全国重要的保险总部基地。

  目前在京设立保险总部的保险公司主要有人保集团、国寿集团、中再集团、中保控股、人保财险、国寿股份、人保寿险、国寿财险、人保健康、国寿养老、中国财再、中国寿再、出口信用险、民生人寿、新华人寿、泰康人寿、华泰人寿、华泰财险、安邦保险、中银保险、阳光保险、长城人寿、嘉禾人寿、正德人寿、昆仑健康、中美大都会、中法人寿、中英人寿、中意人寿、瑞泰人寿、中航三星、英大泰和、华农保险、现代财产、中意财险、慕再(北京)、瑞再(北京)等30多家。

  和上海相比,北京作为保险总部所在地的优势在保险资产规模和政治中心方面。

  2009年,全国企业500强中,有6家保险公司进入前100,其中国寿集团(第7)、人保集团(第40)、泰康人寿(第84)、新华人寿(第95)等4家公司总部在北京。大型的保险企业使北京掌握了巨大的保险资产。

  2007年,国寿集团总资产已达1.2万亿元,占全国保险业总资产约45%,成为国内唯一一家资产过万亿元的保险集团。公司可运用资金超过1.1万亿元,是我国资本市场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之一。

  人保集团近年资产规模也增长迅速,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人保总资产达到2700多亿元,同比增长43%。

  北京政治中心的地位为北京发展保险总部经济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环境。国务院各大部委、金融保险监管机构为保险总部决策管理提供了最快捷的信息。

  此外,大型国有企业的总部大都在北京,这为保险总部拓展业务、沟通合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中意人寿、中英人寿将总部由广州迁往北京就是典型的实证——中意人寿的中方股东中石油和中英人寿的中方股东中粮集团的总部都在北京。

  在政府推动方面,北京虽没有国家推动的背景,但北京市政府打造首都金融中心的意愿格外强烈。2008年5月,北京市发改委对外公布《关于促进首都金融业发展的意见》,第一次以文件形式正式提出北京将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城市。

  上海:市场环境受青睐

  上海是中国保险总部发展最快的城市,加快保险总部经济的发展是上海致力发展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这一双中心战略的重要一环。

  1991年5月成立的中字头的保险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奠定了上海在中国保险市场的重要地位。截至2007年底,上海保险总公司资产规模为7306亿元,占全国保险总资产的1/4。

  目前,在上海的保险总部主要有太保集团、太保人寿、太保产险、大地保险、平安健康、平安养老、太平人寿、太平养老、天安保险、大众保险、永诚保险、美亚、美国友邦、太平洋安泰、恒康天安、海康人寿、海尔纽约、中宏人寿、安联大众、金盛人寿、中保康联、广电日生、国泰人寿、天平汽车保险、安信农险、日本东京海上日动、三井住友海上、皇家太阳联合、三星火灾、劳合社(中国)、科隆再(上海)等30多家。

  上海市政府近年来加大了推动保险总部经济发展的力度,谋划陆家嘴(600663,股吧)金融功能区规划,不断优化保险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和服务环境,吸引更多的国内保险机构和国际著名的保险机构落户上海。

  今年4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中央政府第一次具体提出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这使得上海保险总部经济的发展具有了国家推动的背景。

  《意见》刚发布一个月,保监会就与上海市政府签署了关于支持上海保险业发展的合作备忘录,将对上海的支持进一步具体化。保监会也由此成为《意见》发布后,首个与上海签约合作的中央部委。保监会主席吴定富明确表示,将选择上海作为我国保险业产品创新和技术研发中心、管理和后援的服务中心。

  上海发展保险总部经济最明显的优势在市场和交易方面。上海在保险产品创新、技术研发、风险管控、后援服务等方面在全国具有领先地位。另外,上海拥有国内最重要的一批全国性市场和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机构投资者债券市场、期货交易所、外汇市场、黄金市场、钻石市场等要素市场,成为保险资本运作的要地。

  虽然生命人寿南迁深圳,但总部在深圳的平安保险集团在2006年9月在上海设立第二总部,并将旗下的8个子公司中的4家(平安银行、平安资产、平安健康、平安养老)总部设在上海,还是大大提升了上海保险总部的经济地位。在平安保险高管层眼里,深圳是平安的行政中心,上海是平安的利润中心。

分享:

来源:中国保险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