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花开红艳艳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18日
在龙塘村的“道德讲堂”里,省道德模范郭初辉正在给村民们讲解孝行文化;在天花村的文化墙前,不少人正在观看“最美定南人”先进事迹;在行政中心广场上,一场妇女健美操比赛吸引着千余人的目光……初夏时节,记者走进定南县,感受到该县不断提升的文化软实力正在彰显着独特的魅力,焕发出勃勃生机。
道德甘露润农家
老城镇文化广场上,一面80多米长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墙,绘制着20多幅包括核心价值观、二十四孝等内容的宣传画,不时有村民在道德墙前驻足观看。
近年来,该县广泛开展文明创建工作,引领社会风气转变,积极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文明餐桌等系列创建活动。该县以各类道德模范人物评选表彰活动为载体,开展了道德标兵、孝老爱亲、勤劳致富、诚实守信等模范先进典型人物评选活动,引导干部群众参与道德实践,提升道德素质。目前,该县涌现了义务照顾邻居的赖金元、刘才英夫妇,情系山区助学的李强,守望生命的好母亲徐家秀,呵护瘫痪父亲的方金,几十年风雨无阻的护路人袁余胜等几十名道德模范。义务守护烈士墓64年的郭初辉被评为江西省第三届道德模范,不离不弃照顾瘫痪儿子三十六载的好母亲徐家秀入围中国好人榜,定南一小学生廖若晨被评为赣州市“美德少年”。
树立先进典型,形成示范效应。该县通过道德讲堂、百姓宣讲团等平台,组织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我们的节日”“文明定南、道德先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演讲比赛等活动,引导干部群众参与道德实践,提升道德素质。截至目前,该县开展道德讲堂180余场次。
志愿服务美乡村
“这些后生真是好啊,利用周末时间来帮助我们打扫和整理社区。”说起定南县志愿服务队的义工们,岭北镇玉石村村民李金茂不禁称赞道。
为进一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志愿服务精神,该县坚持把“以人为本、因地制宜、注重实效”作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工作原则,将志愿服务活动制度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放在突出位置,纳入文明创建目标管理责任制,做到常抓不懈。充分利用党员进社区、我们的节日及道德讲堂等活动载体,先后组织开展大型志愿服务活动25次,启动“一助一”“多助一”的结对帮扶模式,建立“邻里守望互助卡”“民情联系卡”台账,为空巢老人、孤寡老人、残疾人等困难群体提供丰富贴心的志愿服务。
同时,该县将志愿者按兴趣、特长或单位性质进行分类,组建了党员志愿服务小队、青年志愿服务小队、巾帼志愿服务小队等20多支学雷锋志愿服务小队。开展了文明助交通、保护环境、关爱空巢老人等志愿服务活动,参与志愿者人数有5000人次,受益群众达6万人次。
文体活动靓家园
5月11日晚,天九镇农民文化广场,一场精彩的文艺晚会正在上演,观众席中不时传出阵阵掌声:采茶小戏《抢包》诙谐有趣,赢得全场哄堂大笑,紧接着,瑞狮队、腰鼓队等相继登台……
近年来,为丰富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该县按照“文体活动大家办”的思路,积极整合当地各种文化资源,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着力实现“官办文化”向“民办文化”转型。该县创新活动载体,利用元旦、春节、“十一”等重大节庆日,开展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效果。通过开展“文化下乡”和举办以民间艺人作品展为主的手工编织、剪纸、书画作品等专题手工艺作品展,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今年以来,该县组织农村数字电影放映80多场,民间文艺演出160多场,乡镇自办活动30多场。
该县还积极开展文明家庭、文明楼院等系列创建活动,依托农民夜校、农家书屋等载体,开办培训班、送科技下乡,积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变了农村陋习,引领了农村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