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赣州民生频道>> 赣州社会新闻 >> 正文内容

不等不靠抢时间 灾害损失大家补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28日

    □钟和  记者曾艳华
 
    5月18日至21日,我市遭受罕见的暴雨洪灾袭击,截至5月22日18时,洪灾导致我市14个县(市)158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94.8万人。受灾严重的乡镇电力中断、交通受阻、群众被困、农田被淹,部分区域还引发山体滑坡和泥石流。据初步估算,此次灾害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5.8亿元。
 
    灾情发生后,全市上下协力同心,奋力抗洪救灾,将损失降到最低。目前,受灾群众得到妥善安置,基本生活得到及时保障。打通道路,恢复电力,清除房内外淤泥,清洗烟叶水稻叶子……连日来,记者在我市部分受灾县市看到,虽然洪灾肆虐的疮痍尚未完全洗去,但受灾群众情绪稳定,一场声势浩大的生产自救、爱心互助、重建家园战役也随之打响。
 
    相互帮助重建家园
 
    雨停水退,太阳重现。
 
    行走在村头巷尾,随处可见村民在忙着清洗被洪水浸过的物品。在此次受灾较严重的于都县车溪乡,记者碰到了该乡车胜村中石组村民段求金,他正帮着邻居收拾家什,而他自家的物品还被淤泥埋住。“没关系,邻居家都是老人和孩子,我先帮他忙完,再回家。” 段求金边忙着做事边淡然地说。
 
    在受灾严重的瑞金市瑞林镇梅江河畔,71岁的罗光员居住了27年的房子被洪水夷为平地。洪灾发生后,邻居罗光文将罗光员及另外两户失去房子的村民共计12人转移到家里,妻子郭玉英则忙碌在土灶前烧水做饭。罗光文告诉记者,他家损失了一些农作物。“都是乡里乡亲,他们房子没了,能帮的尽量帮。一起吃饭,相互帮助,共渡难关,大家在一起还能共同讨论家园重建的事。”罗光文说。
 
    此次洪灾给当地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一些村民房屋被淹,农作物被冲走,但在灾难面前,受灾村民不悲不怨不等不靠,全力开展生产自救。他们团结互助,同心合力,谱写出一曲曲和谐乐章。
 
    农技人员灾后忙指导
 
    “洪水过后,水田里一定要及时排水搁田,冲洗稻叶泥沙,同时追施每亩10公斤尿素,进行水伤肥补,保转化,恢复生产。” 5月22日,于都县农粮局农技人员在葛坳乡大田村耐心地指导农户清理受灾稻田。
 
    受洪灾影响,我市有4.61万公顷农作物受灾严重。面对灾情,受灾地区的农业部门立即组织农技人员深入一线指导农民开展灾后生产自救。在这次洪灾中,于都县葛坳乡窑背村窑背组水稻、花生受灾严重。村民张芳银今年种植的2亩多水稻全都受淹,其中有1亩多水稻将绝收。望着被洪水淹过后全蔫了的禾苗,张芳银心痛极了。农技人员在一旁鼓励他:“早稻没了,可以改种一季晚稻。技术嘛,我包了。过两天就可以下种,一季晚稻产量高,收成好,损失还是可以追回来的。”一席话让张芳银脸上露出了些许笑容。
 
    兴国县果茶局派出技术人员,指导果农对过水果园及时清除树干垃圾等杂物,同时到受损柑橘加工厂现场察看,指导开展恢复生产工作,全面做好灾后果园病虫害防治工作,特别加强炭疽病、溃疡病、黄龙病、树脂病的防控工作。
 
    干群共绘生产“同心圆”
 
    哪里的灾民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员干部来分忧,党员干部成了灾民的“主心骨”。
 
    “生产自救、重建家园”的目标,把灾区群众的心拴到了一起,凝聚成一股无坚不摧的强大合力,到处可以看到党员干部帮灾民的感人场景。
 
    “谢谢县审计局‘三送’干部帮忙清理大棚蔬菜淤泥,让我们尽快恢复了日常生产。”连日来,石城县小松镇耸岗村大棚蔬菜基地负责人张美凤在干部帮助下,迅速投入灾后生产自救。在这次洪灾中,小松镇耸岗村300多亩大棚蔬菜全部被大水淹没,损失惨重。石城县审计局驻村“三送”干部和村干部迅速组成突击队,帮助排水清淤,整理菜地,指导改种补种蔬菜。
 
    洪灾发生后,我市受灾的县市不等不靠、主动作为,迅速组织各级干部组成灾后生产突击队,深入受灾一线,和广大群众齐心协力开展灾后自救和生产恢复。宁都县固村镇在此次洪灾中电力设施严重受损,10650户用电户停电。灾情发生后,宁都县供电公司连夜组织起抢修突击队,展开紧张抢修。经过电力员工连续4天紧急抢修,于5月24日7时,全部恢复受灾乡镇供电。为了保证灾区人民在生产中的用电安全,他们还组织党员抢险突击队深入固村镇受灾严重的坪下村,开始电力设施的灾后重建工作。突击队员每天坚持对受灾线路进行巡检,对受损用户低压用电线路进行摸底勘察和复电抢修,对房屋倒塌已经不能正常工作的电力设施采取停电和摘除设备等安全措施。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