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old>> 赣州财经频道>> 赣州县域经济 >> 正文内容

满目青山如画屏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5年07月01日

    会昌县清溪乡盘古嶂毛竹基地。 会轩 摄

    □刘德周 特约记者蔡伟平
 
    推进改革 国有林场焕发活力
 
    “改革前,我们林场的经营状况不景气,有时连职工工资都发不了,职工生活没有保障,整个林场一派死气沉沉的景象。”日前,谈及林场改革前后的感受,会昌县湘江源自然保护区管委会负责人高木林说,“通过改革,林场被盘活了,变得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省、市、县各地兴办了一批林场。它不仅在植树绿化、改造生态环境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还为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部分林场出现了人员过多、采伐过度、运行机制过时等问题。会昌县林业局副局长马斌说:“随着国有林场承担任务的转变,林业发展从木材经营到生态保护,有些林场甚至连职工的基本工资、社保和养老金都无法保障,出现了资不抵债的现象。”
 
    会昌县原有板坑林场、晓龙林场、永隆林场等8个国有林场,职工1226人,经营面积41.23万亩。马斌说:“同全国一样,会昌县国有林场经营也存在一些问题,会昌县党政班子也在悉心考量着本县国有林场的出路问题。”近年来,通过广泛走访调研,会昌根据林种不同、功能不同,将原有的8个国有林场整合重组为县湘江源自然保护区管委会、县生态公益林林场、县凤凰岽商品林林场及商品林林场管理站等4个单位,并结合实际,分别给各单位赋予涵养水源、保护生态、管护经营国有商品林、发展林业产业等重点工作内容。
 
    “改革后的林场,由于明确了生态公益功能定位,林业发展活力得到了充分释放,为县域经济和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夯实了基础。”马斌说。目前,会昌县的林场改革工作已全部到位,干部职工的工作和生活均得到了妥善安排,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
 
    因地制宜 林业产业蓄积潜力
 
    “松树可以采伐后,每年估计收入有30万元,我有了自己的‘绿色银行’。”今年50岁的会昌县林农胡宗宝高兴地说。胡宗宝早年在林场工作,他下岗后选择自主创业,利用在林场工作学会的林木种植、抚育等技术,投入20多万元种植了460亩湿地松。通过几年的管理,林地生长态势良好,引来不少商人青睐,有人甚至想出资150万元收购他的林地。
 
    为扶持农户建设自己的“绿色银行”,会昌县出台了《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决定》《关于进一步推进脐橙、油茶、茶叶、毛竹产业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并由该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扶持毛竹、油茶等产业的发展壮大。目前,该县有油茶林15.43万亩,其中新植高产油茶4.8万亩,毛竹林面积16万亩。该县有毛竹深加工企业5家,油茶深加工企业1家,有8家林业企业被评为省级林业龙头企业。
 
    立足地理条件优势,会昌县还积极推进速生、丰产、优质的乡土优良树种的培育与利用,重点培育以湿地松(湿加松)、杉木等为主的工业原料林,引进杂交松优良品种,建成了500亩杂交松良种园。目前,该县湿地松、杉木工业原料林规模20多万亩,每年新增活立木蓄积量20多万立方米,为林农脱贫致富增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盛夏,骄阳似火。而在会昌县洞头乡金莲山,云海在青山绿水间缓缓浮动,让人清凉舒畅。近年来,会昌县牢固树立“生态立县,绿色发展”理念,全面实施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积极推进林场改革,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大力发展林业优势产业,在建设生态林业、民生林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该县森林覆盖率79.84%,是全国的3.7倍,比全省高出16.4个百分点;活立木总蓄积量1006万立方米,亩平蓄积量3.47立方米。
 
    建管并举 生态屏障彰显魅力
 
    站在会昌县城边的岚山山巅,极目远眺,一栋栋错落有致的楼房在满城绿色与三江碧水的怀抱中,焕发着盎然生机;徜徉在周田镇司背村湘江河畔,信步而行,一棵棵古樟树、古松树亭亭如盖……根据《若干意见》提出的建设我国南方地区生态屏障的战略定位,会昌县大力实施“森林城乡、绿色屏障”工程,把建设美丽会昌作为工作目标,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以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为引领,会昌县加大了该县造林绿化工作力度,先后组织实施了长江防护林、退耕还林、重点生态公益林、中幼林抚育、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工程等一系列林业生态建设工程项目。5年来,该县共完成造林绿化23.47万亩,其中,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工程建设完成20.07万亩,退耕还林造林3.4万亩。同时,该县深入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实施了城乡绿化一体工程、区域生态功能连接工程,投入资金1.73亿元打造了县城工业大道、环城南路、月亮湾公园、滨江公园等高标准游憩场所。
 
    此外,会昌县还全面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采取最严格保护措施,对森林资源保护工作进行了全面规范,实施五年全封山,停止商业性林木采伐,规范果业开发禁止挖掘机上山,推进烟叶烘烤柴改煤,创新林地管理模式,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实现了森林面积蓄积的双增长。数据表明,该县森林覆盖率由2009年的79.47%增加到79.84%;林地保有量为331.49万亩,比2009年增加林地面积4505亩;活立木总蓄积量由845万立方米增加至1006万立方米,平均每亩蓄积量由2009年的2.80立方米增加至3.47立方米,净增0.67立方米。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