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保险 >> 正文内容

网下申购中小板:中国太保成大赢家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张新军 侯薇薇    发布时间:2009年12月22日

  记者注意到,进入12月以来,已有29家企业刊登了招股书。其中,主板3家,中小板12家,创业板14家。而在这些已披露的网下配售结果公告中可以看到,各大险企不仅对登陆主板的IPO青睐有加,对于中小板企业的IPO亦出手频频。面对中小板IPO,三上市险企申购策略大相径庭:国寿财大气粗不屑申购;太保申购积极,累计动用申购资金98.3956亿元,主打8只股票;平安有的放矢,对单只股票投以重金。

  □ 本报记者 高铁牛

  三家上市险企在对近期IPO的网下申购策略上有着明显不同。据记者统计显示,本月内刊登的12家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公告名单中,并没有发现中国人寿 的身影,动用申购资金最多的是中国太保,其次是中国平安。市场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出现这种申购风格迥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各险企对于市场后期走势的判断上存在分歧以及对于各上市公司内含价值的分析判断存在差异。

  国寿不屑参与中小板?

  虽然没能在近期中小板股票的网下配售结果公告中看到中国人寿的身影,但其在二级市场的操作却露出了痕迹。在险资三季报重仓股的统计中,东华软件成为中国人寿惟一重仓持有的中小板股票。记者从东华软件历年的财务报告中发现,中国人寿于最初于2007年半年报时现身东华软件前十大流通股东之列,当时持股161.1802万股,占流通比例达4.98%。在至少经历了10转10、10送2转3两次分红送配方案实施之后,中国人寿截至2009年9月末,持有东华软件607.614万股,占流通比例1.82%。

  对照东华软件历年财务报告不难看出,自从中国人寿从二级市场进驻该股以后,其增持欲望强烈,并于2008年三季末对东华软件的持股达到最高峰,持股8952645股,占当时流通比例3.15%。

  令记者感觉好奇的是,东华软件发行价仅为14.5元。从其网下配售结果公告中可以看到,中国平安获配25.6266万股,如果在解禁日当天以收盘价计算,每股已升值12.45元,若以中国人寿最初进驻东华软件的前一个季度末时的收盘价计算,该股股价已上涨了21.2元达到35.7元,涨幅高达146.21%。由此不难得出结论,申购该股的利润也不低。但中国人寿却没有选择在一级市场申购,而是绕开三个月的限售规则从二级市场大举建仓。对于这样的操作手法,市场人士给出了两种判断,一种认为,由于受规则所限,其在一级市场所能申购的量与其动用的申购资金不成比例,即花很大资金最终通过申购所能获配的数量不多。从价值投资上分析,中小板企业在上市后的市盈率普遍较高,存在相对较高的投资风险,这也许是其不在一级市场申购的原因。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基于对东华软件内含价值判断的修正,即对该上市公司的发展判断出现了偏差,似乎有“亡羊补牢”之嫌,因而通过二级市场进行配置。

  太保是申购大赢家

  在12月1日至16日刊登的12份中小板首次公开发行A股网下配售结果中,中国太保承继了在主板市场申购积极的风格,在中小板亦是出手频频,累计动用申购资金98.3956亿元,申购了8只中小板股票。统计显示,申购涉及各个领域,尤以从事水运的海峡股份引吸太保申购资金最多,高达212352万元,同时,获配股数亦达到42.0232万股,在其申购的股票之中名列第一。截至昨日,该股收于43.56元。获配数量最少的理工监测 也令中国太保动用申购资金105600万元,并获配11.996万股。截至昨日收盘,该股股价为53.7元。

  中国平安有的放矢

  本月内刊登的网下配售结果公告显示,中国平安同样申购了8只中小板股票,累计动用申购资金45.3704亿元。最为突出的则是其在焦点科技身上下了重注,中国平安利用包括平安人寿、平安财产、平安养老、平安信托、平安证券等在内的15个子帐户,一举动用申购资金344694万元,这也是上市险企申购单只股票动用资金最多、子帐户最多的一次申购,此次申购获配29.8557万股,占焦点科技实际获配股数的5.08%。截至昨日收盘,焦点科技收于65元。

  另外,在近期网下发行的12只中小板股票当中,并不是全部进入了上市险企的投资视线,其中的华英农业、普利特、洪涛股份 三家公司同时遭到上市险企的冷遇。从上述12家中小企业的申购结果来看,中国人寿在近期是很坚定地不参与中小板企业的申购,而中国太保与中国平安在同一只股票当中的申购数量互有多寡。总体来看,太保更热衷于打新。

  30亿元险资投向北京地铁十号线债权计划

  记者从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相关工作人员处获悉,由于项目及项目方资质高、担保可靠、收益稳定,北京地铁十号线工程建设债权计划得到了众多保险机构的积极认购,目前募集工作已顺利结束,共有14家委托人认购了该债权计划。第一笔资金已于10月中旬顺利划款,第二笔资金将根据地铁十号线建设进度于明年1月划款。

  据记者了解,为了保障北京市地铁建设工作的全面展开,降低融资成本,确保轨道建设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与太平资产管理公司签订协议,以保险资金债权投资计划的方式引入保险资金用于北京地铁十号线工程建设。

  据悉,该计划是北京市第一次引入保险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也是保监会《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产品设立指引》新规下发后,第一个获得备案的债权投资计划。该投资计划总规模30亿元,期限为7年,于2009年9月初获得保监会备案。

  据相关人士介绍,北京市轨道交通的投融资工作主要由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承担,其负责的地铁十号线是北京轨道交通线网中的第二条环线,具有连接中心城西北、东南方向的对角线功能,是线网中的骨架线路,是北京市目前最重要、投资最大的地铁项目,一期工程2004年经国务院批准,已于2008年7月19日完工并通车试运营,二期工程建设进展顺利,计划2012年底与一期工程贯通。

  自2006年3月6日,保监会颁布了《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项目试点管理办法》,允许保险资金投资交通、通信、能源、市政、环境保护等国家级重点基础设施项目。2007年7月27日,保监会下发《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管理指引(试行)》,以推动和规范保险资金在基础设施领域内的债权投资。2008年底12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发挥保险公司机构投资者作用和保险资金投融资功能,引导保险公司以债权等方式投资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项目”。今年4月,经过两年左右的运行实践和监管机构的总结完善,保监会下发了《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品设立指引》及《保险资金投资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的通知》,基础设施债权投资已形成较为完整成熟的监管体系和投资模式。

  地铁项目之所以引入保险资金,分析人士普遍认为,保险资金总量大,来源稳定可靠。基础设施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报稳定安全,非常适合保险资金运用的安全性、收益稳定性、支付确定性的要求。而属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轨道交通项目资金需求量大,投资期限长,建成后有稳定的现金流量,并能获得政府长期、有力的支持。引入保险资金,不仅为弥补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缺口提供强大的保障,同时也为雄厚的保险资金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安全稳定的投资途径。因此,此次保险资金的成功引入,一方面实现了保险资金的保值增值,另一方面降低了轨道交通项目的融资成本,实现了互利双赢。该项目的成功实施有利于缓解政府当期的投资压力,进一步提高本市轨道交通项目的投资建设效率,是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融资实践中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的又一次成功创新。

  资料显示,保险资金投资基础设施项目在国外已经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与实践,涉及交通、教育、医疗、市政建设等方方面面,但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我国保险资产总额已超过3.8万亿元,若按《保险资金投资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的通知》的相关规定计算,将有近2000亿元的保险资金可以进入基础设施投资领域。一方面这能为基础设施建设引入长期稳定的资金;另一方面也为保险资金运用提供了稳定的回报。有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已完成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14个,累计投资额度459亿元,涉及交通、能源、市政建设等多个领域。(张新军 侯薇薇)

分享:

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