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公安交警深入推进“打非治违”集中整治行动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5年08月14日
昨日是我市公安交警部门深入推进“打非治违”开展集中整治交通违法第二波次统一行动的第一天,当天,市公安交警支队执法小分队和各县(市、区)公安交警部门在国道、省道主干线以及交通流量大、违法多发、秩序混乱、事故多发的重点路段设置临时执勤点,重点排查旅游客车、“营转非”客车以及整治套牌假牌车辆,同时,以城市宾馆、餐厅、饭店、酒吧、KTV、餐饮大排档、农家乐等场所及周边道路为重点,在夜间和凌晨时段,布设检查执勤点,采取定点检查与流动巡逻相结合,多警种联合执法严查酒驾、毒驾等危险驾驶交通违法行为。
日前记者从市公安交警部门了解到,8月起,我市公安交警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深入推进“打非治违”开展集中整治交通违法统一行动工作,统一行动分五个波次进行,每个波次统一行动为10天。目前,刚刚结束的第一波次的统一行动为整治旅游客车、“营转非”客车统一行动,当前正在进行第二波次的统一行动,即整治套牌假牌车辆统一行动。第一波次统一行动中,我市公安交警部门出动警力9800余人次,警车2600余辆次,检查大客车2162辆次,旅游客车641辆次,“营转非”客车119辆次;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30023起,其中查处客运车辆交通违法行为20余起,“营转非”客车交通违法行为18起;查处酒驾违法犯罪行为20起,其中酒后驾驶17起,醉酒驾驶3起。
据了解,深入推进“打非治违”开展集中整治交通违法统一行动工作五个波次的行动时间和整治重点为:
第一波次重点开展整治旅游客车、“营转非”客车统一行动,时间为8月1日至8月10日。行动以旅游景点、旅游集散中心、高速公路出入口、服务区为重点,严查“营转非”大客车非法营运以及旅游客车超范围经营、异地经营、持有虚假包车客运标志牌、搭载包车合同以外乘客等违法违规运输行为。严格检查大客车驾驶资格、装载情况等,发现存在超员违法行为的,坚决卸客转运,发现非法从事旅游客运的,一律书面移交交通运输部门依法处罚。
第二波次重点开展整治套牌假牌车辆统一行动,时间为8月13日至8月22日。行动将严格落实“六必查”(号牌缺少或者损坏必查、新车旧牌或者旧车新牌必查、悬挂外省市号牌必查、遮挡或者污损号牌必查、无牌无证必查、不按规定安装号牌必查)措施,会同相关部门对居民小区、公共停车场、路侧停车位、背街小巷、机动车品牌销售店、汽车修理厂和二手车交易市场等区域进行一次集中清查,主动发现涉牌涉证违法车辆,清理非法交易窝点,开展二手车排查整治,严厉查处套牌假牌、无牌无证交通违法行为。
第三波次重点开展整治营运客车、危险货物运输车统一行动,时间为8月25日至9月3日。行动将依托收费站、高速公路服务区、交通安全服务站、临时执勤卡点等,集中查纠长途客车凌晨2时至5时夜间违规运行行为。采取夜间突击暗访检查等方式,对运输企业落实动态监管主体责任情况进行集中检查,对异常停车、超速行驶、疲劳驾驶、不按规定线路行驶、夜间违规运行等违法违规行为及时给予警告和纠正,并在事后进行处理。同时,联合相关部门对液体危险货物罐车加装紧急切断装置情况开展一次集中检查,确保全部按照要求加装紧急切断装置,发现仍然没有安装的,逐车挂牌督办,责令限期消除安全隐患。
第四波次重点开展整治校车统一行动,时间为9月6日至9月15日。行动将严查校车超速、超员、不按审核确定的路线行驶、不按规定在校车站点停靠上下学生等交通违法行为,对校车超员的,通知学校或者校车服务提供者转运学生,消除违法状态并通报教育行政、交通运输部门。对低速货车、三轮汽车、拖拉机等非载客汽车接送学生的,依法予以处罚;对使用拼装或者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接送学生的,依法收缴并强制报废,通报教育行政部门;对校车、接送学生车辆存在非法改装、改型、拆卸或加装坐椅的,一律扣留车辆,责令恢复原状,未恢复原状前不得接送学生。
第五波次重点开展整治“酒驾”“毒驾”统一行动,时间为9月18日至9月27日。本次行动将充分依托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和交警执法站,灵活采取错时执勤、昼夜巡查、定点蹲守、分散设卡、交叉执法等方式,在城市以宾馆、饭店、歌厅、酒吧、餐饮大排档等周边道路为重点,严查“酒驾”“毒驾”,在农村地区严查农村面包车、摩托车等重点车辆“酒驾”。对本地驾驶人进行一次集中排查,对正在执行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社区康复措施,或者长期服用依赖性精神药品成瘾尚未戒除的驾驶人,一律依法注销其驾驶资格。对大中型客货车和出租车驾驶人有吸毒行为记录的,立即通报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和运输企业,建议调整工作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