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理财频道>> 理财要闻 >> 正文内容

买理财送苹果手机替代现金收益 实际年化收益率仅为4.9%

来源:广州日报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23日

    折算年化收益率仅4.9% 多家银行出怪招吸客
 
  买理财产品送iPhone 6S!昨日起,某银行推出了一款特别的理财产品,以iPhone 6S代替传统的现金收益。但是,实际上该款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仅为4.9%。
 
  记者发现,银行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逐渐走低,迫使银行不得不各出奇招吸引客户,或对理财产品进行包装隐去低收益率,或转推保本又灵活的大额存单,有银行为吸引客户执行利率较基准利率上浮45%。
 
  文、广州日报记者林晓丽
 
  招式一:买理财送苹果手机替代现金收益
 
  有银行则推出热销商品替代传统的现金收益。针对新上市iPhone 6S的火热,昨日起,某股份制银行也趁机推出一款名为“先机理财”的产品。据介绍,“先机理财”产品将以iPhone 6S作为实物理财收益标的。客户仅需在银行购买15万元、期限为300天的“先机理财”产品,便可在认购该理财产品后的几天收到由中国移动供货和配送的新款苹果手机,而且限每人仅可购买一份。
 
  听起来似乎很不错,15万元在银行存300天,就能拿到一部最新的苹果手机。
 
  但是记者计算发现,该银行送出的产品零售价为6088元,如果不考虑产品日后销售价格下调,这款实物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仅为4.9%。
 
  显然,如果单纯追求收益而言,上述银行的买理财送手机并非最优选择。不过,有银行人士表示,由于目前iPhone 6S处于一机难求的局面,“果粉”中不乏土豪者,因此该款产品有一定的市场。
 
  而一直被监管禁止的赠送实物吸收存款等不正当手段,在理财产品收益下行的当前,依然盛行。某银行的短信宣传就明目张胆地表示,购理财送大米、儿童文具套餐、拉杆箱等好礼加赠,买够20万元就送价值400元的美国签证代填表及代注册服务。
 
  招式二:银行转推大额存单 执行利率上浮45%
 
  民生银行理财师何威告诉记者,与之前的比收益不同,如今比的是谁能抗风险。
 
  有一家银行目前主推理财产品从原来的债券类理财产品,逐步转向大额存单、结构性理财等相对保守的产品为主,确保客户能够有稳定的收益。
 
  记者发现,大部分银行发行的利率均为央行基准定存利率基础上浮40%,不过,为了吸引客户,部分银行在大额存单方面打起了价格战。该银行首期个人大额存单利率分别为对应期限央行基准利率上浮42%,即3个月、6个月和1年期利率值分别为1.92%、2.2%和2.49%。以同样存一年期30万元为例,整存整取的利息为6750元,而大额存单的利息为7470元。
 
  还有一家银行在9月16日发行的首期大额存单,执行利率较基准利率上浮45%。
 
  有银行人士表示,在理财产品收益走低之下,大额存单渐受欢迎,虽然仍不及理财产品,但是更保险、流动性也更好,是可以提前赎回的。
 
  目前规定个人认购起点金额不低于30万元,机构投资人则不低于1000万元。
 
  招式三:推表面高收益产品吸引眼球
 
  不仅如此,由于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收益走低,为了吸引客户,多家银行仍在推表面看起来预期收益较高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和债券型基金。记者发现,银行理财产品中,收益率超过6%的理财产品多是挂钩结构性产品。
 
  股市跌宕,挂钩股市的理财产品还有人买吗?某银行人士表示,依然受欢迎,特别是保本保最低收益的结构性理财产品。不过,该人士强调,投资者购买这一类产品时,不要被其最高收益率迷惑,能否达到还要看其挂钩的投资品的走势。
 
  而银率网相关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到期信息披露率有所下降,披露产品中达到预期最高收益的比例也明显下滑。
 
  此外,多家银行的理财经理告诉记者,债券基金收益率不错,为了吸引客户,银行也会推较高收益的纯债基金或保本基金。据了解,纯债基金回报一般在10%左右。“银行理财没有吸引力了,我们转推一些高收益的代销产品,赚取手续费也不错。”有银行人士说,不过,债券基金的收益是浮动的,过去收益高并不意味着未来的收益也会这么高。
 
  银行
 
  相关数据:
 
  预期收益率4%到5%
 
  进入货币宽松周期之后,从今年5月开始,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已经连续四个月下跌,8月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甚至跌至4.54%,再创年内新低。
 
  上周,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继续保持下行。银率网统计数据显示,预期收益率在4%到5%的理财产品发行量占总发行量的比例超过一半,占比54.2%。
 
  整体来看,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依然有下行空间。一方面,资产端收益在下降,能反映理财投资资产端基准收益率的一年期国开债收益率近几个月一直在下滑。同时,货币环境趋宽松,再加上股市震荡,追求稳定回报的资金越来越多,这也直接拉低了银行理财的收益率。
 
  提醒:
 
  投资者要降低收益预期
 
  从中长期趋势来看,经济增速放缓和货币政策宽松的基本面会持续下去,会影响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继续下行,收益的持续反弹需要这两个因素发生根本性改变。
 
  结合当前的资本市场行情,建议投资者加强关注银行理财产品市场,虽然收益率持续下跌,但收益在4.5%~5.5%之间的中长期产品发行量依然较大,作为防御策略来进行配置,是非常好的选择。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宋国青表示,今后一段时间,投资要更加科学和谨慎,要适应新形势。“今后3%~4%的投资回报率或是常态,5%就是赢家了。高回报率甚至‘暴利’时期已经结束。”

来源: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