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走进赣州高新区,招商引资带来的项目建设热潮正在涌动。
县域
经济要发展,体量要做大,必须有好项目落地。在赣县,大力择商选资、转变招商方式、提升招商实效,成为该县推动项目量变,催化发展质变的重要手段。
今年以来,赣县组织参加了一系列招商活动,成功签约了投资35亿元的“赣州古城”城市综合体项目、投资25亿元的湖江夏浒景区、投资2000万美元的高档服装生产等项目,将招商实效转化成项目实绩,推动开放型经济稳步发展。
转变思路:择商选资严格把关
今年年初,位于赣县的赣州五洲纸业有限公司计划增资扩产,新上生产线将使企业产量由1.5万吨提高到5万吨以上。但在项目报请赣县有关部门审批时,却发现了问题。该县环保部门认为,新项目濒临贡江,不满足距离大江大河1000米的硬性环保要求,不予审批。
近年来,赣县严把招商引资质量关,从项目初审、考察到评审,都制定规范的程序,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其中,环保部门对项目具有“一票否决权”。据了解,仅今年以来,该县就有20多个不符合产业导向、环保要求的项目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被婉言谢绝,或在增资扩产环节被否决。
在招商引资工作中,赣县变招商引资为择商选资,突出招商针对性。该县紧盯行业领军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成长型企业,着力引进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有产业带动性的项目。
围绕钨和稀土深加工、装备制造、生物食品等主导产业及其配套企业开展招商,赣县注重产业关联度,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在引进外来企业的同时,该县特别注重培育原有企业做大做强,鼓励企业通过技改升级,成立子公司延伸产业链条等。今年该县的新上马项目与原有主导产业的配套率在80%以上。
创新方式:灵活多变注重实效
坐落于赣县茅店镇的赣州源冠塑料有限公司专门从事塑料容器生产,公司落户该县以来,直接融入该县原有产业链,为该县高新区的一家化妆品企业定制容器,每天生产量10万余个,
产品供不应求。公司负责人刘道志告诉记者,他是在沿海企业向内地转移的潮流中与赣县“看对眼”的,该县的产业基础让他对企业的发展前景有信心。
为提升专业化招商水平,赣县大力推进专业招商和产业招商,成立招商队伍,实行每支招商队一名带队县领导、一个责任单位、一支工作队伍、一笔招商经费的“四个一”措施,在长三角、珠三角、厦漳泉等区域开展网格化定点招商。在运用传统招商方式的同时,该县更加注重借助新手段,发挥互联网传播快、信息广的优势,大规模进行网络招商,营造出浓厚的招商氛围。该县还建立微信招商平台,聘请招商引资顾问,充分发挥商会、老乡、在外创业人士的关系捕获招商信息,实行代理招商和信息招商。
除了充分利用省、市组织的节会招商平台开展推介外,赣县还在全县范围内先后组织开展了招商引资、主攻工业、服务企业集中活动月,集中外出招商月,招商引资推进月等活动。多方合力下,今年以来,LED电子电器生产、自动化包装设备、光热发电设备制造、手机屏生产等一批项目陆续签约,持续掀起招商引资热潮。
强化服务:精准施策提升实绩
日前,赣县世瑞新材料有限公司在该县财政部门的协助下,获得
银行续贷,并争取到工业增产增效奖金18.52万元。“这些资金的注入,不仅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周转压力,更体现了政府部门对企业的悉心扶持,让企业发展更有信心。”世瑞新材料相关负责人说。
为扶持企业发展,营造安商氛围,让企业引得进、落得下、发展好,赣县对引进企业实行挂点帮扶制度,对帮扶企业精准施策。该县对每个招商引资项目实行一名责任县领导、一支服务队伍、一份推进工作表的“三个一”推进机制,县主要领导定期深入园区一线调度推进在建项目,协调破解难点问题。
最近,赣县派高模具项目在推进过程中遇到了问题,由于项目用地周边道路平整硬化跟不上,企业施工车辆通行不便,给项目建设带来阻碍。该县县委书记胡晓平了解情况后,开展现场办公进行协调调度,相关部门加班加点完成了道路平整硬化,有力推进了派高模具项目建设进度。
如今,赣县涉企部门干部深入园区走访成为常态,在项目建设、人才、资金、用地、环评、
融资、上市服务等方面帮扶和支持企业,今年以来,该县共为企业办理实事上百件。在该县上下的精心帮扶下,该县工业企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今年上半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5家,总数达到85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