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预定目标是到2009年底,农村小额保险覆盖人数新增600万人,保费收入新增1亿元。”中国人寿 县域保险部负责人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从今年1月1日到9月30日,已有653万农民购买了中国人寿的农村小额保险产品,试点分公司共实现保费收入1.69亿元,提前3个月完成小额保险扩大试点目标。
据保监会公布的数据,继2008年6月,中国人寿、泰康人寿、中国太保 和新华人寿在九个省区启动小额保险试点后,2009年试点扩展至19个省区。截至9月份,我国农村小额人身保险新增覆盖人数超过704万,提供风险保障1367亿元。
山西省是小额保险试点启动较早、推进效果非常显著的省份。一年来,这项惠民保险已在农村落地生根,初步激活了农村居民潜在的保险需求。目前,全省涌现出1475个“小额保险村”,为131万农村居民提供了总额203亿元的风险保障。对业内外关注的小额保险商业运作可持续的问题,中国人寿山西分公司相关负责人对记者介绍,尽管2009会计年度尚未结束,但他预计整个试点地区小额保险盈亏或将打个平手。
“一个险种的成熟至少要3年,小额保险要可持续,需要创新发展与均衡发展,特别是险种调整与创新。”山西分公司上述负责人认为,2001年将是小额保险试点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年。
“中国样本”能否复制
此次小额保险试点,也被称为国际化的小额保险在中国探路。其试点过程既需要建立能与国际对话的共同语言,又要通过中国创新,使中国保险业在国际规则的制定上占有更多的话语权。
如何评价一年来小额保险在中国的试点,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组通过对山西试点地区的调查研究认为,由政府支持、商业保险公司全权经营小额保险业务的“晋中模式”更加接近于“合作—代理模式”与“全面服务模式”的综合体。该模式下,保险公司设计小额保险产品、进行产品定价和理赔,而由基层营销员组成的代理方代为产品营销,以及辅助参与保单维护和理赔工作。良好的业务进展,显示了该模式在该地区的较强适应性,为全国开展小额保险工作提供了经验借鉴。
“中国小额保险试点与国际小额保险有区别,其中之一是提供主体不同,中国是商业保险公司,国外很多是社会团体、非政府组织、互助机构等。”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中心秘书长郑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理论上比较关注的是,小额保险的制度模式、可及性、产品设计、小额健康保险等问题。郑伟认为,小额保险进行商业运作是否具有可持续性的一个关键方面是,经营管理的费用是否能够控制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上。
今年7月中旬,在中国太原举办的国际小额保险研讨会上,来自世界银行、国际劳工组织等国际机构的代表们,对中国人寿农村小额保险的成效,给予了积极的首肯和高度的评价。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万峰也代表中国保险业在今年10月下旬巴西举办的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IAIS)第16届年会专题会上介绍了小额保险试点的做法,小额保险的中国实践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
中国人寿的做法主要体现为“三个注重”,万峰介绍,一是开发产品和加强宣传并重。二是探索模式和优化环境并重。三是强化服务和自主创新并重。自开展小额保险试点以来,中国人寿先后推出了12款适合农民需求的小额保险新产品,并成功探索出四种有效的销售模式:一是以“保险村”建设为基础的“全村统保”模式。二是与政府惠农政策相衔接的“联合互动”模式。三是与农村金融机构相配套的“信贷保险1%2B1”模式。四是“能人投保、回馈乡亲”的“小型团单”模式。真正做到了让农民朋友买得起、买得到、买的明白、买得放心。
覆盖面如何再扩大
“下一步,我们要把中国人寿的小额保险业务做得更细致,努力打造中国小额保险的精品工程。”万峰介绍,公司将以农村小额保险工作室为依托,通过“绿色通道”模式,为农村居民提供前所未有的快捷、便利而周到的服务,使销售、理赔和服务流程无任何障碍。他透露,公司正在考虑进一步创新销售模式,拟通过“激活卡”等技术创新,体现无纸化的绿色环保销售理念。
郑伟认为,除此之外,还应注重对农民进行风险与保险理念的教育和推广。
目前,中国保监会和试点公司对于是否进一步扩大试点省份并无明确的表示,但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县域保险部相关负责人对记者透露,在总结评估的基础上,向上级监管机构报送试点报告,根据市场有需求、监管有要求等原则,考虑在全国范围内扩大试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如果在全国推广小额保险试点,“需要注意的是全国不同试点及拟试点地区间的巨大差异。”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组认为,应通过自发性实践及引导性实践相结合,形成多元化的小额保险机构体系和运行模式,同时注重环境支持,以及市场上的竞争与合作。
“在小额保险发展上,我们有一个长远的奋斗目标,就是争取在不远的将来,让每一户中国农民家庭至少拥有一份中国人寿提供的保险保障。”国寿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今后会把为农民朋友提供高效优质的保险服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国际小额保险的交流与合作。
创新与政府、政策支持是关键
“目前已有一个初步的对小额保险的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四大类指标:产品价值、产品认知与客户满意度、服务质量、财务审慎。”郑伟表示,下一步将讨论新增“社会表现指标”。“如果在可持续性方面(体现为续保率等)能够探索出一种合适的模式,是十分有意义的。”
而对于在试点一线的保险公司分支机构来说,如何维持续保率是可持续发展的最为重要的量化指标。中国人寿山西分公司相关负责人对记者介绍,2009年公司小额保险覆盖人群的续保率为63%,但明年能否维持,还要看赔付。
山西保监局公布的数字表明,截至7月,山西试点地区小额保险赔付案件843起,支付赔款515万元。相比于3480万元的保费,大约15%的赔付率。该负责人认为,目前的险种多为短期意外险,意味着身故死亡才能赔付。因此造成赔付率较低。“今年是第二年,如果三年投保没有任何赔付,农民投保积极性就会大打折扣。”他认为,如果能附加意外医疗保险,会更贴近农民需要。
公司县域保险部的负责人也对小额保险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道出了担忧:在试点中,总公司对分公司提供了包括费用倾斜、表彰激励等措施在内的支持政策,一旦小额保险步入常态化发展,鼓励政策没有了,是否还能得到快速发展?他同时认为,政府支持是小额保险的重要推动力。只有继续充分依靠政府组织推动、保险公司市场化运作,组织引导但不强迫推行,才能使农民接受现代保险理念;他希望,监管部门继续为小额保险提供宽松有利的监管环境,实施必要的保护,鼓励必要的创新。在保费零现金管理、小额保险业务员管理、驻村工作室(实体和虚拟)等方面,给予特别的支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