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理财频道>> 理财要闻 >> 正文内容

城商行揽储竞争激烈存款利率最高上浮60% 可货比三家

来源:中国经济网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04日

    城商行中,哈尔滨银行3个月、半年、一年定期存款利率分别为1.8%、2.1%、2.5%,上浮幅度高达63%、61%、67%。
 
  10月底央行的双降,让银行在一夜之间有了更大自主权。目前,银行存贷款基准利率已降至历年最低水平。
 
  近日,记者调查发现,“双降”后一周,目前银行间存款利率已拉开差距,多家银行纷纷调整利率,“揽储”之争越发激烈。业内人士表示,此次“双降”的同时,央行彻底放开了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对老百姓而言,这意味着去银行存钱“货比三家”的空间更大了。
 
  城商行大打价格战
 
  10月底,央行宣布不再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并抓紧完善利率市场化形成和调控机制,这被视为国内银行利率市场化的收官之举。政策“松绑”之后,多数银行迅速调整了存款利率水平。
 
  目前,工、农、中、建、交五大行,步调基本一致,3个月、半年、1年期定存利率均为1.35%、1.55%、1.75%,上浮幅度为22%、20%、16.7%,2年期存款利率则上浮约12%,3年期以上则未进行上浮。
 
  有银行人士告诉记者,之前这几家大行在降息之后,实际利率一度曾在基准利率上上浮了30%。不少银行纷纷打出“本行存款利率一浮到顶”的标语来招徕储户。而此次,他们大幅压缩了上浮比例。“国有大行的存贷款利率不会变动特别明显。从政策的影响上看,对大行影响很小。”该人士称,银行目前利差较往年已经下降了很多,依靠让利比拼价格不能持久。
 
  股份制银行方面,除了招行与五大行步调一致以外,其他股份制银行普遍上调了30%左右。目前,民生、兴业、浦发等7家股份制上市银行3个月、半年、1年期定存利率大都在1.5%、1.75%、2%的水平,较基准利率上浮约36%、34%、33%。而3年期以上,最少也有10%以上的上浮。兴业银行两年到五年定存利率均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0.5个百分点。渤海银行的三年定存利率和浙商银行的五年定存利率是全国股份制银行中最高的,均为3.25%。
 
  更值得关注的是,城商行的价格战上演的更加激烈。哈尔滨银行3个月、半年、一年定期存款利率分别为1.8%、2.1%、2.5%,上浮幅度高达63%、61%、67%。华兴银行、重庆银行上浮幅度也达40%以上。“几个月前,央行就已经将存款利率浮动上限调整为50%了,但蓉城没有一家银行上浮到顶,全国也没听说。
 
  现在彻底放开上限,象征意义更大于实际意义。”采访中,多家银行的工作人员都表示,利率市场化之初,尤其当下经济下行压力如此之大,银行不太可能大幅上浮利率,这样会增加成本。未来,银行业会出现分化,部分经营不善的银行或许会通过高利率吸收存款改善经营,但市场最终会自发形成稳定的利率。
 
  活期差距明显拉大
 
  银行连夜调整存款利率水平,记者通过调查发现,此次央行放开存款利率浮动上限之后,活期利率出现了“两重天”。
 
  银行官网信息显示,工、农、中、建、交五大行,以及民生银行、招商银行等股份制银行,活期存款利率均由基准利率 0.35%下调至0.3%,下调幅度约14%。
 
  此外,南京银行、上海银行等部分城商行的活期存款保持在0.35%的基准水平。部分城商行活期利率则上浮,例如哈尔滨银行和龙江银行上调到0.38%,农商行上调到0.42%,昆仑银行上调得最高,为0.455%。也就是和目前普遍的0.3%利率相比,部分银行高达0.45%的活期利率与之差距达50%。
 
  有业内人士表示,银行利率的浮动也给予市民“货比三家”的选择机会,市民可以选择符合自身要求的银行来进行存款。
 
  一银行人士告诉记者,相比前几次放宽存款利息浮动上限之后银行的积极表现,现在银行对存款利率上浮的积极性不大。其原因一是,现在贷款额度相对比较充足,银行吸储的意愿不强;二是,贷款利率上不去,把存款利率提上去,对银行来说,构成经营负担;三是,银行“来钱”的渠道更多样化,不再只依赖储户的存款。
 
  以上因素的结合,导致现在存款利率上浮空间的压缩。“即便利率完全市朝,银行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得出一个他们认为合理的价格,而不是不顾一切,大幅提高利率来吸引存款。”该人士说,市朝的结果是根据市场需求,形成一个合理价,而不是不计后果的大打价格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利率市朝的结果,是比较符合市场实际的一个理性结果。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