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县多措并举保护和传承东河戏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6年03月16日
2005年初,赣县正式启动抢救保护东河戏工程;民间东河戏艺人钟烈萱撰写《进京赴考》《喜相配》等多部东河戏剧本;2007年4月,成立了白鹭古村东河戏团;2014年,赣县东河戏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沉寂多年的东河戏,开始展露出来。
东河戏是从“扮故事”形式上发展到以高腔大本戏为主的舞台演唱,曾经风靡一时,深受群众喜爱。多年来,由于流行音乐的冲击和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东河戏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东河文化面临失传的危险。为传承和保护东河戏,2005年初,在东河戏的发源地赣县白鹭古村,当地县、乡两级政府结合新农村建设以及古村旅游的需要,正式启动抢救保护东河戏工程。随后,赣县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扶持措施:请老艺人“重新出山”,并吸纳和培养新人,开展好传习传承工作,并对学戏人员实行生活补助。派送东河戏表演老艺人钟烈萱到县采茶戏团授徒讲学、组织专业人员对东河戏传统剧目进行挖掘整理等。目前,该县共挖掘整理东河戏传统剧目11部,并结合时代特色编写新剧目。东河戏团现拥有14名演职人员,周周都有东河戏进社区、进乡村、进校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