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保险 >> 正文内容

戴皓:合众人寿2015年上市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宋怡青    发布时间:2010年01月15日

  成立于2004年的合众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的保险界应该还是一个年轻的公司。根据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截至2009年11月,合众人寿保费收入在中国寿险业中名列前十,其中,公司的个险业绩已经排到了行业第七。

  但是在保险巨头瓜分寿险市场的情况下,合众人寿作为一个年轻的保险公司,能否顶住压力,顺利发展?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中国保险业如何规避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中国保险市场,什么才是险企发展壮大的核心竞争力?带着这些问题,《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日前专访了合众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戴皓。

  NBD:你曾说过,希望合众人寿能在2010年成为中国前七大保险公司,目前这个目标有没有变化?

  戴皓:按照目前的保费排名和实际发展,公司2009年业绩排在全国前十,但个险业绩可以占到第七。创业之初我们提出的成为全国七大保险公司的目标应该可以达到。

  NBD:如果2010年合众人寿达不到这个目标,公司会不会在发展策略上作出调整?

  戴皓:即便总保费不能排到第七,但我们的个险产品如果能继续排在全国第七,也可以说是达成了我们的目标。

  每个公司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追求,有人追求单一的规模,有人追求内含价值的提升。对于合众人寿而言,我们早已经度过了单纯通过代理产品冲规模的阶段,转入了内涵式发展的阶段。因此,明年我们还是会坚定不移地努力把内含价值高的产品做好,为公司未来的上市夯实基础。

  NBD:你刚才提到了上市,你认为一家寿险公司什么时候启动上市比较合适?

  戴皓:IPO重启给公司带来了上市的机会,无疑也增加了保险股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但寿险业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一般的规律是7~8年打平,那么按照国家连续3年盈利的标准,10年后才可以有上市资格。

  NBD:那么合众人寿有具体的上市时间表吗?公司为上市都做了哪些准备?

  戴皓:合众人寿聘请了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为我们做了10年规划,预计2015年上市。金融危机对中国影响较小,对合众人寿目前也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但我们不好说未来几年的影响。所以,公司还是按照原定计划稳步向前发展,希望能够顺利完成公司远景规划。

  NBD:到目前为止,金融危机的阴影还没有散去,你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寿险公司的发展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戴皓:2010年,世界经济将进入低速增长阶段。而中国的保险行业将整体从调结构转向促增长,这已经是业内共识。在这一转变过程中,能否实现华丽转身,将考验着每一家企业。

  随着我国寿险业已经在经营区域和业务领域上的全面开放、国际与国内两个市场的直接对接、行业内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当然,逐渐好转的市场大环境也给我们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经济复苏、人口老龄化加剧、寿险产品开发的多层次化、民众保险意识的逐步增强等都将推动行业的快速发展。

  对于合众人寿来说,随着公司内部产品结构调整的初步完成,公司2010年将更加注重资本运营和管理,争取在多元投资渠道上实现投资盈利合理化。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NBD:在保险资金投资渠道相继放开后,不动产行业正在成为保险资金追逐的焦点。合众人寿有没有涉足不动产的打算?

  戴皓:保险资金直接投资以及不动产投资的相关政策,现已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如果这些政策在2010年付诸实施,将很好地改善目前投资收益率波动过大的问题。合众人寿对此也做了积极准备,希望在政策放宽后能够分享这一政策的优惠。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会严格按照保监会的许可范围进行投资,赚取合理合法的利润。

  NBD:那么你认为合众人寿在未来的投资上面临着哪些压力?

  戴皓:如果说面临的压力,主要是公司经过5年的发展,需要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也就是目前公司所说的“二五”时期,在这个时期,我们最大的压力来自如何提升公司的整体投资管理水平,如何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这将是我们目前最为核心、亟待解决的问题。

分享: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