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理财频道>> 理财要闻 >> 正文内容

警惕线下理财传销化 投资者须提高识别能力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发布时间:2016年04月25日

    据报道,2015年底以来,出事的线下理财公司总涉案投资金额已经超过千亿元。业内人士表示,线下理财公司规模很大,原因在于往往通过高提成聘请庞大的线下团队进行推销,其中不乏采取传销式的发展模式。部分理财公司的产品,仅用于支付给销售人员提成的成本就超过40%。

  网友认为,目前一些线下理财公司频现危机,是私募违规募集资金带来的恶果,应引起社会各界和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个人投资者要提高识别传销式理财的能力。同时,政府机构也应当加强监管,防范线下理财公司“传销化”趋势。

   线下理财风险大

  有网友表示,从本质上讲,线下理财属于非法私募,存在先募资后找项目或非法自融,这种方式风险系数大,而且线下的投资者老年人居多,他们通过销售一对一的煽动,很容易引起老年投资者的共鸣。

  网友“徐红伟”认为,许多线下财富公司已经开始有传销式发展的趋势,在员工等级、团队等级、升级要求、绩效构成、员工自行购买产品、强拉外部机构和个人为公司背书等方面已经具备传销的特性。这类线下理财公司带来的危害极大,员工及其他投资人将面临资产和情感的双重损失。

  网友“江南愤青”表示,依赖人头拉客户的模式并非真正意义的互联网金融模式,更多还是民间高利贷的翻版,是极为可怕的金融风险聚集。

  加强监管力度

  网友“张平”表示,从个人投资者角度讲,要提高识别传销式理财的能力。对于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营业部,要求投资者拉人头赚高息的理财,很可能是违法的,要避而远之;其次要树立正确的投资观念,打着“保本保息,低风险、高收益”宣传的理财产品坚决不能碰。面对线下理财经理狂轰滥炸般的投资建议,一要把守投资规模上限,不把全部资产、急用资金全部购买理财产品;二要坚持分散化投资。

  “政府机构也应当加强监管,防范线下理财公司‘传销化’的发展趋势。”网友“徐红伟”认为。

  值得注意的是,有关部门的监管力度正在不断加码。据报道,全国多地已经暂停对金融相关字眼公司的注册。此外,中国基金业协会日前发布了《私募投资基金募集行为管理办法》。网友认为,这对线下理财行业来说是一个良政,但最关键的还在于把监管政策落实好。

  (记者 王玉 整理)

来源:经济参考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